706 真~大結局(2 / 2)

“你倒是想得開。”王怡真感歎道:“你越發的同太子妃像了,你們李家的女兒,好像天生都是混這行當的料。”

人家李家代代為後也不是說假的,李蘭蘭沒有經過李家係統的培訓,但是卻學習能力超強,而她學習的對象,自然是太子妃了,以前她作妾,還能有些自專,如此做了皇後,一言一行都要合乎表率,於是便事事處處學著太子妃,倒是頗見成效。

“我哪裡敢像她了……”李蘭蘭苦笑道:“太子妃若不是太過於能乾,也不至於被我壓下去了。你也該知道吧,聖上的喪事,幾乎都是太子妃操辦的……”

啟聖帝的喪事,宮裡辦的很好,甚至說得上不錯,這幾乎全是仰仗太子妃的能力,然而正因為如此,大臣們才會不滿,太子對太子妃,算得上言聽計從,好多老臣們頂著太子太傅、太保的名頭,說的長篇大論都及不上太子妃一句話。

簡而言之,並不是太子妃做的不好,而是太子太聽話,太子妃在無形中,已經在奪權了……

若是皇帝死後,皇後執政,又或者是新帝年幼,太後執政,這也都說得過去,可是太子剛登基,政事國事家事大小事都要太子妃拿主意,這就可怕了,也不知道這以後是任家的江山,還是李家的江山了,因此太子妃越能乾,就越受大臣們的彈劾,偏太子妃從小到大,已經給太子做慣了主了,她有什麼主意,都是一句話的事,太子倒是能接納諫言,可是若太子妃不同意,太子也是不敢在她麵前反駁的,最後也隻會依從她。

女人主政向來是大忌,老臣們在太子這邊說不上話,心裡便有情緒,有些人是同於是捧著李蘭蘭同太子妃打擂台,更有些人又開始聯係關係更親近的楚王、魏王等人,這些親王是有把柄在新帝手裡的,可是偏這把柄又件件涉及先帝後宮。

搞得太子說也不是,實在給先帝臉麵上抹黑,不說也不是,不說的話他位子也動搖啊。

卻沒想到不到半年,後宮裡真的分出了輸贏,還是李蘭蘭給贏了。

這一來老臣們的動作也都慢慢止了,不喜歡的皇後人選死了,喜歡的皇後人選上位,而先皇後留下的中宮嫡子也健康,這結局,簡直就是皆大歡喜,前朝後宮都滿意,接下來,隻要這嫡子不在新皇後手上出事,那麼這朝廷又可以平安20年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王怡真對朝堂上的事情不太懂,李蘭蘭一說,便也明白了,怪不得太子妃不受人待見,都是因為她能力太強,老臣們都不待見她。

“其實也不隻老臣。”李蘭蘭說道:“聖上也……”

太子其實也很受拘束。太子妃性情一向強硬,能力又強,從前李家也昌盛,還是他唯一的支持者,他是從小聽太子妃的話慣了,太子妃說一不二,太子也不敢有異議,因他做太子的時候,地位名聲都還是靠著太子妃經營的。

但如今他已經是帝王了,臣子們不管怎麼結黨怎麼站隊,麵上都還得揍著他,太子妃卻仍還當他是丈夫,見他做錯了事又或者做的不好,便當麵指出,要求改證。李蘭蘭有時候甚至覺得,太子妃不隻是拿太子當丈夫,甚至……這是拿來當兒子來管教了吧?

“殿下對她,也並不是那麼滿意的……”李蘭蘭輕聲的說道。太子的後宮雖然人多,可是有品級的妾室卻隻李蘭蘭一個人,而且也同樣是李室之女,若沒有太子的默許,李蘭蘭一個妾,又有什麼資格同正室打擂台?

太子到底已經不是太子了,是新任的皇帝,太子做儲君的時候,太子妃可以總管一切,太子還樂得逍遙,但如今做了天下之主,這天下的權勢,卻是不能讓出的。

“那……”王怡真聽出了李蘭蘭話裡的意思,低聲問道:“太子妃難產?”真的是難產嗎?

兩個人默默的對視了幾眼,最後李蘭蘭搖了搖頭,誰也沒有說話。

但其實兩個人心裡明白,可能是,可能不是,這誰也不敢說,但同樣誰也不敢查。

當初啟聖帝中毒,是萬公公做的,可是萬公公身後的指使者是誰,萬公公沒有說,王怡真也沒有問,為了李蘭蘭,也為了自己的後路,她對著太子一口咬定是太子妃,可是……太子妃是李皇後的人脈繼承人,太子難道就不是她親生的孩子了嗎?

太子的地位穩固,害死啟聖帝,太子就能登基,太子妃知道、太子不知道嗎?

太子一向懦弱,太子妃管著他一切,兩個人中拿主意的那個一直都是太子妃,但太子就不能自己拿主意了嗎?

王怡真不是沒有懷疑過。

夫妻本是一體,對太子妃有好處的事,對太子當然也同樣有好處,他們兩個誰做的不一樣呢。橫豎王怡真因著肖婉兒的死,下了心對啟聖帝見死不救,誰下毒,都是幫她。

隻是萬公公下毒當日,除了啟聖帝,還有楚王、魏王等親王,甚至王怡真也喝下了毒酒,李家的毒連續服用的話,會傷及生育,王怡真判斷,太子妃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太子做為帝王,需要王怡真再生孩子,寶書才會有繼承者,可是太子妃卻知道王怡真始終站在李蘭蘭那邊,傷她,對太子妃更有利益。

但其實王怡真心裡才明白,說凶手是太子妃,是對她自己更有利。

不然呢?告訴太子,我知道了你也有可能是凶手?給新帝的登基隨時埋個雷,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王怡真捅出去?她可還不想死呢。

所以王怡真最後咬定太子妃,她這人生中最高等級的一樁案子,還是什麼證據都沒有,獨靠腦洞,但隻要能自圓其說,便即可以讓太子知道,王怡真明白的毒發的真相,又可以將太子妃置於險境,不是太子作的,太子便隻能信她,就算是太子做的,太子也不會防備她,反正,王怡真以前是靠著帝寵實現的階段晉升,她如今也不想為著啟聖帝的死,得罪了新帝。

萬公公在死前說“王怡真更像啟聖帝”,就是這個意思,王怡真足夠現實,分析了利弊得失,就知道取舍。

啟聖帝愛肖婉兒,可是比起寶書來,他可以要肖婉兒死。

王怡真懷疑太子夫妻兩個人,可是比起前途來,她可以沒有任何證據,陷害太子妃。

那麼同樣是啟聖帝血脈的太子,會不會為了自己的權勢,趁她虛要她命,這誰知道呢。

反正都是猜測,王怡真同李蘭蘭便心有靈犀的決定不猜了。

該報的仇都報了,該享的福也正在享。

王怡真不管最後是誰的孩子,官方也認了她是肖婉兒的孩子,還得了“昭才”這樣的封號,也算是肖婉兒後繼有人了。

李家長房脫離了李家那一大家子,如今李奕城再沒有了生命危險,雖然職位長長降降的起伏不定,但至少國舅的身份,太子的心腹跑不掉他。

兩個人如今一個是皇後,一個是公主,全是即得利益者。她們還有什麼不滿的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