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紅塵遊戲(2 / 2)

武安侯家的三兒子那時候為了真愛,娶了一個門第低的女子為妻,但人娶回來了,又護不住,武安侯夫人看不得這小門小戶出來的兒媳婦,常借故罰她,說的話難聽不說,還有時罰跪罰抄的,這兒媳日子並不是太好過,有時候連小姑子都看著嫂子委屈,但武安侯夫人當初是想將娘家的一個侄女許給三兒的,因此心裡看這兒媳婦總有種狐狸精的感覺,外麵的人也都知道這兒媳不受喜歡。這樣的日子一直到這兒媳懷孕才結束,但也隻是不打不罰了,罵還是偶爾罵兩句的。

武安侯夫人有一次吃飯讓三兒媳布菜,吃進嘴裡又覺得不合胃口,就多罵了幾句,沒想到三兒媳想不開,竟然帶著八個月的身孕就跳了井,這事在當時傳的風風火火的,其實三兒媳娘家弱,並不曾來鬨,但問題是武安侯夫人之前曾想過給姑做婆,因此外人看她三兒媳死了,就都說武安侯夫人終於對兒媳下了手,要給娘家的侄女騰地方,隻是可惜了孩子,但也有人說,這三兒媳再一兩個月就生了,為什麼不生完再殺?結果傳著傳著就變成了娘家侄女未婚先孕,要搶生嫡長子的傳聞了。

問題是人家娘家的侄女年紀也不小了,一開始說兩家有意結親,這位表姐就多等了兩年,沒想到三兒這邊要娶真愛,現在人家說親都成了,什麼未婚先孕也是沒有的事,人家是算八字的時候被批宜男之相,結果就被外人傳偏了。

一傳二傳的,侄女說親的人家也起了疑,這婚事也做罷了,侄女一時沒想開也上了吊。這一來武安侯府有嘴都說不清了,因此小女兒的婚事也成了老大難,還連累了武安侯夫人娘家的女兒都嫁不出去了。

不過據李蘭蘭說,其實武安侯夫人挺冤枉的。

這些事,也是後來才查出來的。

武安侯夫人雖然人有點刻薄,但那天真的隻是隨口罵了兩句,以前她對三兒媳,成天罰跪也沒見她想不開,那天她隨口罵幾句,其實也並不嚴重,但後來這三兒媳回了屋,發現了丈夫身邊一個眼生的香囊,三兒媳疑心丈夫在外麵有了人,問丈夫吧,又不肯認,還不肯說這香囊來曆,夫妻兩個為此吵了幾句嘴,丈夫就嫌她疑神疑鬼,出門了。孕婦嘛,本來思緒就不好,這事都還碰在了一起,越想越難過,為此才跳的井。

真不關武安侯夫人的事,可是她們夫妻兩個隻絆了幾句嘴,外人又聽不見,隻看著武安侯夫人罵過她,又覺得天下的婆媳沒有處得好的,因此便將這壞名聲給武安侯夫人背上了。

李杏杏便將此事說給了武安侯的幼女知道,這幼女聽著臉色都白了。

原來那位三少爺拿著的香囊就是這小妹妹給的,因為這妹子看中了三少爺一個下屬的少年郎,繡了個香囊是讓哥哥轉交呢,她三哥也因為自己是娶了門第的女子,很懂得什麼是愛情,再加上全家都心疼這小妹妹,即沒有打算拿她去聯姻,也覺得自己下屬的少年郎很有前途,就答應了妹妹幫著轉交。被妻子看見了,又不能說是小妹妹思春的事實,就遮遮掩掩的,誰想到妻子會想岔了路。

李杏杏不知道武安侯家是什麼時候出得事,李蘭蘭跟她說的時候,前因後果都查的清楚了,甚至兩家的姑娘們婚嫁都出現了困難,可見得是之前發生的事。李杏杏隻知道這麼個故事大概,但武安侯小小姐心裡有數,她今天早上才將香囊交給了哥哥,早飯的時候武安侯夫人也才罵過了三嫂沒眼色,全家吃了早飯,哥哥肯定是要回屋整理裝束,再出門上班的,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已經小兩口子吵完了架,那今天的任何時間,這位三嫂子就該跳井了啊。

武安侯小姐是李杏杏從小玩到大的,李家鳳女的傳說也聽說過些,李杏杏這麼說,她真心有點信,更有點怕,跑著回家了,跟武安侯夫人這麼一說,母女兩個帶著人去三兒的院子裡,就找不到人了,再往花園裡找,武安侯夫人是親眼看著三兒媳跳進了井裡的,這多虧是下午的白天,水不算很涼,母女兩個帶的人也足,立刻就救上來了。再細問之下,細節竟然同李杏杏講的一模一樣,這可真的是見了真神了……

武安侯夫人被這件事是嚇的魂不附體的,當時就帶著禮物來見了李杏杏。

李杏杏一聽自己真的救了人,一邊高興,一邊也不客氣,立刻就編了很多武安侯家裡之後的慘聞,什麼若這件事未能改命,三少爺酗酒斷腿丟官摔到河裡沒命啊,什麼冤死之人陰氣太重家宅不寧啊,什麼小姐都嫁不出去兩家反目成仇啦,反正往嚴重裡說,暗示著武安侯一家現在能過上寧靜的生活都是她的功勞。

武安侯夫人雖然也是老油條,可是這種神奇的事情沒見過啊,還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而且李杏杏還很明白的講,三兒媳肚子裡是懷的男胎。

這本來是李蘭蘭說的,因為當時三兒媳已經懷了八個月,跳進了井裡又後悔,一翻掙紮倒小產在井裡,母子俱亡,那井裡全是血水,非常嚇人。

再等到了三兒媳真的生了兒子,武安侯夫人已經把李杏杏當觀音轉世來看了,再加上武安侯小姐滿世界的幫她宣傳,李杏杏已經成為了如今京城最出名的神婆,沒有之一。

她本就是公爵千金、再加上鳳女傳說,這簡直了,王怡真的觀音庵都有組團來朝聖的。但李杏杏自家知自家事,除了幫小姐妹牽牽姻緣線之外,她知道的事情並不多,謀反之後大約一年多,她前世就死了,過了這一年多,她可就說不準彆的了,因此就開展了長明燈的業務,庵裡不接受金錢,隻要布施,來的人分九等點長明燈,最低等一吊錢,點一盞油燈點到滅,最高燈一千兩,是點的白玉燈,長年不滅,當然,一千兩不是一次性付費,是每年的管理費,明年還要來續費的,完成了願望還要還願,不用付錢再多點一站燈,這業務一推廣,武安侯夫人就每殿點了一盞燈,馬上入帳2萬兩白銀。

王怡真覺得吧,李家這一代鳳女,可能真的是李杏杏。而她則是那個把鳳女娶回來的幸運兒,等著鳳女帶她發家至富奔小康呢。

天可憐見,她前十幾年做了這麼久的庵堂營生,都還不如人家一個多月的收成,虧得她之前還正而八經教了李杏杏幾招怎麼從有錢人手裡騙錢,現在來看,她得拜李杏杏做祖師奶奶啊……李杏杏這姑娘,做神棍可比做夫人有前途多了,她那些鬼點子搶男人不行,搶錢一流啊。

當初肯收李杏杏,多少有點貪她的租金,現在看……自己這庵要再建新房,還得指望人家呢。

王怡真這麼想,其實是沒有錯的,這之後的幾十年,佛道之內,無論僧尼,誰聽了明塵的法號不稱一句大德。王怡真的觀音庵也成了京郊最有名最靈驗的皇寺之一。庵堂的收入比她那公主的收入可高得多了。

也因此,大齊這一朝,也算是一個傳奇的中興時段了。

文有王怡真,抄……寫儘古今奇文,武有韓菱華,征戰四方平定天下,朝堂上有賢後李後治國理家將興盛世,還有明塵這樣將佛道儒三道融彙貫通的大能……嗯,雖然本意是擴大賺錢的營生,但於文化的發展也是貢獻啊……

對於,後來楚王和韓王等親王,不知道為什麼生的皇嗣都不多,特彆是楚王,僅有的幾位皇子都被安排到了草原去和親,一時間美夢成真歌舞升平啊……

倒是開創了一個男性和女性都能建功立業的高峰時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