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徹新政的實行,漢朝國力日盛,劉徹決定派遣衛青等人征伐匈奴。大軍出行之前,衛青來向楚墨辭行。
楚墨自承襲衛子夫的身體之後,便潛移默化地改變衛子夫在兄弟姊妹中的形象,從前是溫柔可親,如今是爽朗灑脫,有隱士風骨。
“衛青見過姐姐!”眼前的青年一身玄色瘦腰曲裾袍,劍眉星目,身姿挺拔,透著少年的英氣與蓬勃,眸子中滿是睿智和自信。
“仲卿不必多禮。”楚墨上前扶起衛青,眼中帶著欣賞的目光望著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楚墨以前的幾個表哥便是從軍的,楚墨很羨慕軍人,也欽佩他們的鐵血筋骨。對這個為保家衛國而征戰疆場的衛青更加喜愛。
“仲卿,你長大了,也成熟了。”楚墨瞧著衛青唇上冒出的胡渣,不禁感歎。她初見衛青時,還是年輕率直的模樣,在劉徹身邊聽聞朝政數年,臉龐上添了歲月世事曆練的深沉。
仲卿是衛青的字,衛青年紀輕輕,卻有淩雲之誌,自取字仲卿,仲:二也,他是衛媼次子,故為仲,卿:誌在求取榮耀。
“跟在陛下身邊,我受益良多,陛下於我而言,是恩師也不為過。我唯有痛擊匈奴賊寇,才能報答陛下大恩大德。”衛青對劉徹十分信任感激,無平常臣子的畏懼。
“弟弟,你雖在陛下跟前得了寵信,但務必小心謹慎。與人交接也好,行軍打仗也罷,都要注意,也要小心身體。”楚墨看著衛青的眼睛,滿滿是對劉徹的信任。她心下擔憂,一代名將,竟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扼腕。
瞧著衛青疑惑的樣子,楚墨低聲勸道:“陛下乃九五之尊,天威難測,你在陛下之前千萬小心侍奉。無論陛下如何對你,你隻需記著他是君,你是臣。軍事之上,切忌功高蓋主,勿重演韓信之禍。”
“諾。”衛青看著姐姐一臉嚴肅認真的表情,便下了心思將楚墨的所言所語謹記。
楚墨望著衛青道:“衛氏一族出身寒微,榮寵加身難免惹人惦記。可衛家兒女頂天立地,陛下賞識你,可榮耀是你的血汗拚得,諒那些小人也無從攻訐!”
衛青知道姐姐說的是平日那些對他冷嘲熱諷的人,這些人都是信奉黃老之學的,陛下改革新政後,這些舊臣便被冷落。在他們眼裡,衛青就是一個依靠姐姐恩寵的人,無功無能,實在可笑。
他想到這裡就更加氣憤,他受陛下賞識提拔,是姐姐的恩寵惠及親眷,可他也不是膏梁紈袴,依靠裙帶關係攀升的。衛青握緊了拳頭,發誓似道:“此次出征,我定要他們啞口無言!”
衛青言必行,行必果,出征不過一年,衛青便載著榮耀歸來。
此次迎擊匈奴,劉徹派出四路軍隊出擊。每路將軍皆率一萬騎兵,分彆是衛青、公孫賀、李廣與公孫敖。這四路唯有衛青一路秉有戰功,衛青領騎兵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俘虜七百餘人。
衛青這一枝獨秀,這次勝利的凱旋對於漢王朝有著特殊的意義,這次凱旋是漢王朝對匈奴作戰的第一次勝利,向所有人證明了匈奴人不是神兵,不是不可戰勝的!
在慶功宴上,劉徹大喜,封了衛青為關內侯。關內侯爵位雖高,但是無封國,也僅有數戶食邑。即便如此,它卻表明了劉徹的心意,朝廷的風向。如今陛下需要的,朝堂需要的是能征善戰的將軍。
一時間,衛青在朝臣之中炙手可熱,連老臣見了,也要拱手喊一聲,“衛將軍!”衛青是沉穩知趣的人,再有楚墨先前的忠告,衛青對同僚大度有禮,也嚴於律己。每日除了上朝習武之外,對於宴會一概推拒,但回以重禮,又彬彬有禮,令群臣同僚大為稱讚。
楚墨默默注視著一位名將的成長,至於貓七,楚墨也沒讓它閒著。在貓七這個幾乎無所不能的外掛下,楚墨可以觀看衛青的每一次戰鬥,在衛青的耳濡目染之下,本就智商超高的楚墨對於古代的行軍打仗也算通達。
在這之後五年間,衛青收複河朔,斬殺匈奴,立下赫赫戰功,先封了長平侯,又封大將軍,食邑萬戶,位極人臣。衛青如今有三子,長子衛伉,次子衛不疑,幼子衛登。劉徹恩及衛青子,要封三個稚子為列侯。衛青自然堅決推辭,劉徹倒堅決授封。
衛青告訴楚墨這個消息之後,劉徹冊封的旨意已經下達,此刻再勸也無濟於事。衛青憂心忡忡,楚墨看得開,“如今你隻如常,約束好族人便可。”
楚墨的眼神有安定人心的力量,衛青也堅信陛下不是過河拆橋之輩,便一如往常。
雖然衛家權勢欲盛,但楚墨在後宮之中卻不是一枝獨秀。劉徹如今有寵愛的美人,薑姬與榮夫人,薑姬生了一位公主,榮夫人身懷龍裔。劉徹雖然大權在握,誌得意滿,但後宮沒有皇子,江山後繼無人,不免令他愁悶。
對於榮夫人這胎,劉徹十分看重,比當初衛長的時候也不差分毫。小劉瑞既是開心,又是擔心的,常問楚墨小弟弟怎樣,有了小弟弟父皇不是會不疼她。這些問題,把楚墨弄得哭笑不得,隻好讓凝玉去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