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無業十年的父親11(2 / 2)

彆說,劉清浩起的這個直白的標題居然吸引了不少人。他們整天蹲點在劉清浩的賬號下,每日跟著打卡,見證了新房子的建成過程。

那些關注了劉清浩賬號的粉絲不時留言,劉清浩隻要看到新評論留言,他都會回複。很快地,劉清浩愛上了這個視頻平台,既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快樂,還可以跟彆人聊天吹牛,實在太讚了。這讓他覺得普通平淡的生活都多了幾分樂趣和色彩。

沒過多久,有粉絲詢問劉清浩是做什麼工作的,怎麼回農村家裡起房子了,為什麼不攢錢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買房。劉清浩便拍了自己做豆腐的整個過程,剪成二倍速短片放上去。

沒想到,這個小視頻竟然小爆一把,給他吸引了上萬個粉絲。劉清浩立馬趁著這波流量,每天都更新各種豆製品的製作過程,接著又拍他四處兜售豆製品以及各個村落風光的視頻、種菜收菜的過程。

當他把自己日常要做的活兒都拍完了,他的粉絲量已經達到十多萬。這極大的激發了他對自媒體的興趣,他開始花時間去了解自媒體這個行業,想要確定自己接下來的視頻方向。

想來想去,他都沒有想到什麼好主意,便將就著隨意拍一拍自己的日常。因為每天要做的事情幾乎都是重複,一時間,他的視頻播放量就掉下來了。

這把他愁得呀,連吃飯都不香了!

劉楠不清楚兒子在苦惱什麼。新房子進程順利,他也開始騰出手腳來做彆的事情。家裡養的雞鴨生了不少蛋,除了一部分受精能孵出小雞小鴨的,其他的都是要進肚子的。但是家裡隻有他們兩父子,雞蛋的減少速度都跟不上雞蛋的增長速度。

賣出去?嗯,街市的雞蛋三四塊一斤,他們這一大筐蛋全賣了也沒多少收入。劉楠想了想,端午節快到了,他乾脆做點鹹雞蛋、鹹鴨蛋,到時候包點粽子吧。

這天大中午的,太陽正掛在天上熱辣辣地烤著大地,劉楠戴了一頂草帽,從家裡走出去。

劉清浩好奇地問了一句:“爸,大中午的你要去哪兒?這麼曬,很容易中暑的!”

劉楠回頭應他:“我去雜物房把那筐雞蛋鴨蛋搬出來,準備做鹹蛋,你要不要幫忙?”

劉清浩立即拿起手機,準備拍攝——幫忙就算了,他做個記錄者就行。

當晚,劉清浩上傳的視頻便是劉楠製作鹹蛋的過程,標題為——“鹹蛋之父”。上傳不到兩個小時,這個視頻就被頂上熱門,一部分人表示原來鹹蛋是這麼做的,一部分人懷疑這個醃鹹蛋的方法是錯誤的,還有一部分人在感歎蛋的數量真多。

劉清浩的粉絲又多了一兩萬。他得意地把手機放在劉楠麵前,炫耀他視頻的播放量。

劉楠不知道他在得意些什麼。一是視頻的主角又不是劉清浩,二則是視頻真的好無聊,為什麼能被推送到熱門。

劉清浩把鹹蛋做成了新的係列——他每天撈一隻鹹蛋起來煮熟切開,讓大家看看裡邊的變化。到了第二十天,鹹蛋黃開始出油,劉清浩激動地宣告鹹蛋製作成功。第二十一天的視頻內容,便是劉楠用鹹蛋黃包粽子,這也是鹹蛋係列的最後一個視頻。

對劉清浩來說,包粽子是鹹蛋一生的完結。但對劉楠來說,他又多了一門生意,每天在賣豆製品的同時,也順帶賣出不少粽子,逐漸積攢了小小的名氣。最後還有幾個老頭子老婆婆上門訂粽子,說他們的兒女孫輩覺得劉楠包的粽子味道特彆好,想帶一些回城送人。

劉楠因此還小賺一筆。

如劉清浩所想,他的係列視頻有種“養成”的意味,填補了視頻市場上的一部分空缺。接下來,他又搞了個蘿卜視頻,在粉絲們的陪伴下製作出雪白肥潤的蘿卜乾.......

劉清浩把一部分心思放在視頻製作上,做豆腐的工作又回到劉楠手裡。幸好,這時房子已經起好了,正在做室內的裝修,他隻需每天稍看一下就行。

對於劉清浩的自媒體之路,劉楠當然支持。這孩子沒什麼手藝,以前也不愛看書,劉楠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該把他往那個方向發展。

現在劉清浩拍視頻拍出興趣來,能主動去學習,認認真真地思考和研究怎麼把視頻拍得更好,整個視頻質量越來越好,視頻的構成、文案、配樂等也越來越有趣,越來越吸引網友。

劉楠看到他拍視頻後自信、上進的樣子,心裡也為他感到高興。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啊好困!晚安啊可愛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