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今社會發展,各種科學普及,大家都知道這隻是一顆石頭而已,生活的好壞都得靠自己,
哪怕是以前貧窮的時候,吃放種地、放牛砍樹,也都是靠勤勞才能生存。但是,石頭神、大樹神是一
種寄托,在忙碌生活中的一點寄托。
所以阿媽也好,七奶奶也罷,她們想拜一拜石頭神,石黛從未阻止。
一種希望罷了。
七奶奶縫了好幾個符,說隨身攜帶可以逢凶化吉。石黛點了點,好像多一個,於是問阿媽:“這
個是我的,這個是果果的,還有這個呢?是不是多了?
阿媽看了一眼石黛手裡的平安符:“那個是給丁承的。
石黛:“他都回廣州了。”
“不是有那什麼豐嗎?”阿媽說:”等回縣城,你寄過去。”
蘭姨大兒子自殺的時候,石黛雖然在現場,可是沒有看見,丁承到是看見了的。還有旁邊兩個看
到的路人,回家以後噩夢連連。阿媽心裡總覺得難受,又怕這兩個在現場的人心裡有壓力,這才回來
求個符。
陽光依然炙熱,拜完石頭神,石黛幫阿媽提著東西往回走。不過山裡的小孩似乎不怕熱,好幾個
小孩在路上跑來跑去,還有的拿著竹簍要去抓蝦。
遠處兩個大人趕著牛,打算把牛放到對麵的山坡去。幾個小孩看見了,鬨著要騎牛。把這群小孩
抱上牛背,兩個大人也樂嗬嗬的說:”等會你們抓了蝦,拿過來我給你看烤....”
或許是太陽太烈,石黛忽然有些恍惚。她曾經也抓過蝦,也騎過牛。十幾年過去了,小孩們仍然
還在抓蝦騎牛,這個世界或許變了,又或許都沒變。
每個人都有來處,也有歸處。
**
石黛回到七奶奶家,給今天七奶奶和阿媽弄好的護身符拍了個照,然後發給丁承:“我媽和七奶
奶弄的,他們叫我寄過去給你。”
丁承或許在忙,過了好久才回複:“這是什麼?
石黛解釋:“我媽說你看到了彆人跳樓不太好,所以弄了個符。”
丁承:“[大笑]好,那你寄過來吧,我把地址給你。”
丁承晚上下班的時候,同事叫他:“走,出去吃宵夜去。
“不去。”丁承打開抽屜拿過車鑰匙:“你們自己去。
同事:“乾嘛呀,這幾天這麼忙,現在終於忙完了,不好好消費一下。”
正巧這個時候石黛發來消息,他笑了笑:“我懶得去。”
這幾天項目收尾,大家都很忙,可丁承還是抽空跟石黛聊幾句。這次過去,感覺和上次不一樣。
上次他還小,六七歲的光景,記得的不多,隻記得石黛和城裡人不一樣,她好像什麼都會,特彆厲
害。
這次回來,他很想跟石黛說話,不管說啥都行。比如項目收尾出了岔子,比如今天吃了什麼,他
都很想分享。不過心裡也有些擔心,擔心石黛覺得他無聊。
回到家,老媽在廚房切西瓜,老爸在客廳看電視。看到丁承回來,老爸有些意外:“項目完成
了?今天這麼早回來。”
“完成了。”丁承說著把車鑰匙丟到桌子上,進入自己房間。
老爸還在看電視,電視在放一個民生新聞,裡麵某某地因為養魚而致富,新聞還解釋,現在許多
農村都靠著自己的勤勞脫貧致富。
丁承聽到“農村”兩個字,想了想,打開房門:“爸。
老爸:“乾嘛?”
“當年在廬寨,你跟石叔叔喝酒,喝贏了嗎?
老爸:“沒有。”
“不爭氣。”得到答案,丁承退回房間關上門。
老爸:“?”
過了一會兒,丁承出來,把曬在陽台上的衣服拿進去。老媽切好西瓜回來,看到他正在收拾行
李,莫名其妙:”你這是要去哪兒?”
丁承:“廬寨。
老媽吃了咬了一口西瓜:“去廬寨做什麼?”
丁承:找石叔叔喝酒。
老爸:“?”
老媽:“?”
作者有話要說:
就到這裡啦!這裡就是結局了。
這本文的初衷,是為了寫一些風土人情和社會變遷。太多反而冗長。其實我覺得還有很多沒寫,又好像該寫的都寫了。後續還會寫一些
這類貼近生活的。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種小孩子的視角。我下一篇依然想用小孩視角來寫大人們的悲歡離合。但說實話,小孩的視角要比大人的視角難
寫,因為小孩是不遵循道理的,無跡可尋的,他們常常會跳開固定思維。
新文《苗疆有姑娘》正在連載。
還有我的微博:都是顧念念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