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得發攙著張得財回到家,對陳招娣道,“陳氏,二弟回來了,快去煮點吃的給他墊墊肚子。”
“哦。”陳招娣連招呼都沒招呼一下張得財,一臉不情願的樣子去了灶房。
張得財見後心中一涼,問道,“哥,我家裡的趙氏和兩個閨女呢?”
張得發訕笑道,“家裡住不開,我在後巷給她們租了個小院,把她們安置在那兒了。”
張得財聽後,心中有些惱怒,撐著牆壁站起來,虛弱地對張得財道,“哥,這麼久沒見到她們母女幾個了,我記掛她們了,你帶我過去看看。”
張得發也覺得自己有些理虧,對不起張得財,把張得財扶坐回椅上,訕訕地道,“二弟,先吃點東西再去,你嫂子已經在做了。”
張得發安撫好張得財後,去了灶房,揭開鍋蓋,看到鍋裡最多放了一小把米,瞪了陳招娣一眼,又抓了些米放進鍋裡,抓了些鹹菜,等稀飯好了,端著去了堂屋。
張得財聞到湯米的香味,口水都流出來了,接過碗,顧不得燙,稀裡呼嚕的喝下了兩碗稀飯,意猶未儘的抹了把嘴,對張得發道,“哥,我在做勞役時認識了個朋友,他們家在通州有親戚,說那邊沒有蝗蟲,也不缺水,他家明兒一早,就要逃去通州,投奔親戚去了。”
張得發看著張得財,苦笑道,“人家在通州有親戚,我們無親無故的,又去投奔誰啊?”
張得財站起身子,道,“總比在這等死強,哥,你帶我去看看趙氏和孩子,我和她們商量一下,看她們咋想的。”
張得發帶著他朝後巷走去,“好,你先回去和她們商量一下,我也和貴生商量一下,看他嶽父決定沒有,要朝哪裡逃。”
張得發帶著兄弟到了一處偏僻的小院前,指著院門道,“二弟,弟妹她們就住在這裡。”
張得財拍了拍門,趙氏開了門後,看見了骨瘦如柴的張得發,驚喜的朝屋裡喊道,“貴紅,貴秀,你爹回來了。”
張得發對張得財道,“我就不進去打擾你們團聚了,我回去和貴生商量好,明兒一早來找你。”
“好,你先回吧!”張得發進屋後,發現這就是人家的一個偏院隔出來的,就兩間屋子,一個巴掌大的小院,張得財心裡對張得發越發的不滿了。
這時,兩個孩子從屋裡跑出來,一把抱住張得財,一家人抱頭痛哭起來。
趙氏哭著,對張得財道,“你這傻子,你去幫你哥做勞役,你看看我們母女三個過得啥日子啊?賣田地和屋子的銀子被你哥拿著,說是幫你打點去了,我家的糧食我和兩個閨女吃,還要看陳招娣母女倆的臉色,最後把我們打發到這,糧食也不還給我們,還要去他那裡拿。”
張貴紅哭訴道,“爹,貴香不喜歡我們在她屋裡睡,說我們是泥腿子,身上一股泥腥味。”
張得發看看貴秀,貴秀也點頭道,“爹,我早就勸你們,彆跟著大伯和伯娘,糟踐小魚姐弟倆,您看報應來得真快,您這一走,就輪到我們三個了,”貴秀哽咽著,擦了一下眼淚,“幸好,您還隻是走一年,要是您回不來了,我看他們還不把我們賣了啊?”
張得財聽得心如刀絞,張貴紅又摸著肚子道,“爹,您去找伯娘拿點糧食回來,我都好久沒吃飽過了。”
張得財想道:自己存了二十多石糧食,趙氏和閨女就是敞開肚子吃,也能吃個兩年,自己這才走了一年多點,孩子們就要餓肚子了,眼下又是荒年,自己身無分文,又沒了糧食,一家人就隻有餓死了。
張得財鐵青著臉,站起來對趙氏道,“貴秀她娘,我如今渾身無力,你跟我來,我去找我他家拿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