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看著胡老漢,“我家糟了旱災,我爺爺帶著我逃往通州,一路上錢糧都用完了,找活乾人家又嫌我又太能吃,爺爺腿腳不好,”
二丫低落的說道,“餓了幾天,餓得實在受不了,爺爺就帶著我去牙婆那自賣自身,我們在牙婆那住了幾個月,都沒人要。
後來我家姑娘把我,和爺爺買回了家,吃上了飽飯,還給我爺爺醫腳。我爺爺說,人要記恩,不能喪良心,你們做錯了事,我家姑娘沒把你們送衙門裡,還去幫你們,要是沒幫到你們不能怪我家姑娘。”
胡老漢聽後慚愧不已,連聲道,“那樣做我們還是人嗎?我們就想請你家姑娘幫看看,如果不行,我們也打算好了,去彆的地方開荒討生活。”
二丫聽後,也沒在說什麼,默默看著河流和前麵的丘陵。
騾車順著河道轉了一道彎,進了一條山道,山道剛好能容一輛騾車通過,從山道下來,到了一處平坦的地方,胡老漢指著前麵的水窪地道,”李姑娘,您看這就是我們村的田地,如今都成了這般模樣。”
李虞叫住了車,從車上下來,發現那是一塊山坳裡的一塊平地,大概有兩三百畝大,裡麵都是石塊和灌木,李虞轉身看到,一座座低矮的草房,在身後的一道山梁上。
李虞對胡老漢道,“走吧!我們先去看看,你們的山坡地。”
幾人朝山梁上走去,李虞見路邊種滿了高梁、芋頭,還有黃豆,到了山梁上,有孩子和村民圍了過來,好奇的看著李虞和二丫。
李虞見那些人穿得都是補丁蓋補丁的衣裳,李虞看了一眼胡老漢,心道:看來偷盜也沒讓胡家村的村民,過上好日子,反倒壞了名聲。
胡老漢客氣地對李虞道,“李姑娘,先進屋坐會,歇歇再去。”
“不用了,一路坐到現在,還是先去看地吧!”
“胡貴,給騾子喂點草料。”胡老漢對胡貴說過後,帶著李虞和二丫穿過村莊,李虞放現村裡隻有三十來戶人家,走了一會,後麵跟了一長串村民。
胡老漢帶著李虞爬上了一座山丘,指著山丘上種著的高粱道,“這一片山地有一百多畝,算收成好的一塊了,那邊還有一塊,收成就差多了。”
李虞站在上麵看了一下,目測山丘上的這塊平地,最多隻有三四十畝,向下看去,看到了坡上稀稀拉拉的種了些高粱。
李虞彎腰撿了塊泥土,搓了一下,覺得還算鬆軟,從上往下看,整座山丘大概有五六層樓那麼高,心道,要是有水源,倒是能開成梯田,可自己也隻是見過梯田,從來就沒開造過,到底能不能改造成功,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先看看其他的再說。
李虞抬頭看了一下四周,見眼前這一片,大都是這樣的連綿不斷的山丘地,有的種了高粱,有的就荒廢在那裡,一連十幾座山丘過去,就是一座座連綿不斷的大山。
胡老漢見李虞看著坡地沉默不語,心像是懸在半空裡,沒有著落,後麵的村民也眼巴巴的望著李虞,期盼著她開口說點什麼。
李虞看了一圈,對胡老漢道,“老丈,你們澆地的水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