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劉婆子買菜時聽到前麵的兩個婆子,在小聲的議論著:“聽說鐘夫人去周大人家拜訪,進去一刻鐘都不到,就被送出來了,縣令夫人架子真大!”
“可不是嗎!我家夫人去他家拜訪,也隻坐了一會就告辭走了,聽說縣令夫人待人冷冰冰的,沒個笑臉。”
劉婆子啐了一口,心想:你娘的,有本事當麵說,背後說算什麼本事。氣得菜也沒買,轉身回了家,想把聽到的議論告訴李虞,轉念一想:彆把夫人氣壞了,告訴老爺去。
周嘉聽劉婆子憤憤不平的說完,毫不在意的笑道:“你做的對,這些閒言碎語不用告訴夫人,再說:你家夫人是堂堂的一品護國夫人,還用得著擺架子嗎?”
“老爺說的對,我家夫人還用得著擺架子麼!”劉婆子高興的笑著,“老爺,我買菜去了。”
轉眼李虞的孕期已經滿了三月,胎已經坐穩了,周嘉帶著塗典史和衙役,去了鄉查驗戶籍登記田畝,文先生和李青跟著鐘參將去了青龍寨山上采藥去了。
又到了栽秧育種的時節,李虞去了城外莊子,見莊子對麵的學堂地基都打好了,十幾個工匠揮汗如雨的在工地上忙碌著。
李虞去了玉米地,種子點下去後,隻有很少的種子沒有存活,把留種多的玉米移栽後,基本已是全部長成了,一個月時間不到,玉米已經開始拔節長高,兩畝坡的玉米地看上去綠油油的一片。
李虞從坡地下來,去了秧田,見長工已經把秧田整理好了,挖好了壟溝,後山村的村民也來了李虞的莊子,跟著李虞學習選種,浸種。
李虞把自己摸索出來的,選種和浸種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項,毫不保留的全都教給了那些村民,李虞在莊子裡等到稻種露白,把野稻種和家稻種分批撒進秧田後,交給了楊威才趕著馬車回城。
周嘉和塗典史帶著幾個衙役,在鄉下忙碌了幾日,統計好了各村鎮的人口和耕田,還有沒開出來的荒地,又交代了各村的村長,鼓勵村民開荒種地,一行人才從鄉下回了縣城。
周嘉在簽押房裡整理著,這趟下鄉統計好的耕田數量,塗典史看完統計好的人口數量後,一臉興奮的說:“大人,想不到已經回來了這麼多的村民,田地都耕種上了。聽說好些村民都在用夫人教的法子選種,浸種,還有些打算年底把冬小麥也種上呢!”
周嘉說道:“都種冬小麥!這是好事啊!希望大家都多打點糧食,早日吃上飽飯。”
這時一個小丫頭提著個食盒走到門口,站在門口施禮道:“大人,我是於大人家的小丫頭,我家三小姐給老爺送糕點,讓我送來給幾位大人嘗嘗。”
塗典史見周嘉連頭都不抬一下,笑著走過去,接過小丫頭手裡的糕點,笑道:“老夫恰巧餓了,請代老夫多謝你家小姐。”
小丫頭曲膝施禮後,提著食盒走到等候在門口的於嫣,小聲道:“小姐,周大人連看都不看一眼,還是塗典使接的糕點。”
於嫣冷著臉道:“要你多嘴!”
李虞趕著馬車,剛走到縣衙旁的宅子前,就看見隔壁的於嫣帶著個丫鬟,手裡提著食盒,陰沉著臉從縣衙裡出來。
於嫣看見李虞後呆了一下,上前行禮道:“見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