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鴻大祭司是怎樣的人?”
“得道的大祭司嘛,看起來和藹可親,但是卻不敢跟他多說話。每次都是他跟母皇一起上天壇,其他人都隻能等在下麵。我隻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好奇上麵到底長什麼樣,趁著天還沒亮,一個人偷偷爬上天壇,當時淼鴻竟然就在天壇上。”
他問:“他將你趕走了?”
我說:“沒有,他發現我後,將我抱到他身邊,就這麼靜坐著。我忍不住對著祭壇上的東西問東問西,他很耐心地解答了。之後,宮人來執勤,發現了我們。我不想引起母皇的主意,就跟著宮人走了。”
晗感歎:“你膽子真大。”
我艱難地換了個姿勢,揉著發麻的腿:“那時候年紀小,不懂事。近幾年來,他偶爾會和皇姐說幾句話,但也隻是客氣得寒暄,有好幾年沒有跟我說話了。說起來……近來民間興盛起了新教,舊教地位岌岌可危。你兩個月前登基時,請的祭司可還是淼鴻?”
晗揉了揉額頭,似乎在遺憾沒有和祭司詳談:“這是禮部官員操辦的,我未能和淼鴻說上幾句話。”
“改朝換代這麼大的事,他竟然沒有跟新皇多說幾句?”
晗歎氣:“都說了我是傀儡皇帝了……”
詔令和祭司有關?
鸞朝信仰天地自然,每年都要去叩拜老天爺,答謝這樣君權神授的模式。但母皇曾提過,她也並非全仰仗老天。旱災、洪災、癔病,這些事每年都會發生,也是因為鸞朝持續近千年,這些資料從未中斷的緣故,才得以找到其中的規律。
所以,祭天是給百姓看的,而控製這些災難才是我們真正要做的。既然母皇都不怎麼迷信,她也不會頻繁地跟我提起祭司。
搜刮腦袋中的記憶,也沒找到祭司和詔令能有半個銅錢的關係,這讓我不由得再對晗的消息來源起疑。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