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加入了劉備隊伍後,就開始發揮他的作用,為劉備出謀劃策。
簡雍道:“吾善談論時事,才不在戰場之計策,於兵法之道所學不深。雖不能談於戰略,卻可為先生觀形勢,料未來之動向,以助先生做出最適宜之計。”
劉備:“憲和請說,備洗耳恭聽。”
他又對簡雍道:“你我是同鄉,如今有緣共事,憲和喚我之字‘玄德’即可。”
簡雍於是細細說來:黃巾亂起,亂首張角將部下分為不同“方”,每一方約七千至萬人不等,我們所要麵臨的敵人,至少也是七千人之數,即便他們是沒有經曆過訓練的雜兵,即便他們實力微弱,也足以以人數壓垮我們,此時不能與他們硬碰硬。
且黃巾賊的目地是從各地響應張角,往洛陽聚集而去進攻王都,他們留在這兒,為的是搞破壞,並儘可能地繳獲足夠他們幾千人路上食用的糧食。
黃巾賊最大問題是拖不起,於是急於求成。
劉備所支援的徐水城背靠江河,城後有水源補給,這城隻要死守,暫時可以靠著吃城內餘糧暫時度過艱難時日。
援兵一千實在太少,而今之際唯有行埋伏偷襲之策,一麵派人前往徐水城穩住城池民心,死守城池,一邊以援兵偷襲黃巾後方,埋伏侵擾,直到黃巾主力堅持不住,放棄到手的肥肉,率先撤退而去。
黃巾主力大軍已經南下而去,隻要拖住他們,令他們知難而退,徐水城圍困之局即可迎刃而解。
簡雍又道:“然吾所言之計,皆為暫時之計,另還有長遠之計,不知玄德可願聽上一聽?”
劉備當然選擇要聽。
簡雍麵容平凡,言說之時不卑不亢,說起正事來時,神情肅然,眼眸銳利,本是儒雅文士,卻呈現出不一樣的氣勢來。
“為何稱之為暫時之計策?”
“因為這些黃巾即使暫時走去,之後他們仍會回來,形成長久的匪患。”
簡雍與劉備商談至深夜,次日一早劉備便去了軍營清點兵卒,與關羽、張飛,分兵而行,由張飛率領四百人在前方吸引黃巾注意。
己方人數懸殊之下,劉備打算以犧牲最少的方式令敵人“一鼓作氣,再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