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三天,蘇輅給蘇三娘扔的是《宋刑統》裡關於和離的律法。
這次蘇輅扔完也沒多留,他把自己小小的手掌背在身後,巡視領地一般大搖大擺地踱著步回了蘇家。
在小翠的指引下,蘇輅順利找到了正在讀書的蘇軾和蘇轍。
兄弟倆正激烈地爭辯著書上的觀點,蘇輅聽了一耳朵,一臉的敬謝不敏,又繞著園子溜達了半圈才找過去。
“我剛去外麵玩兒,見到了堂姐身邊的丫鬟。”蘇輅鎮定自若地跟蘇軾胡扯,“聽說堂姐不太舒服,你要不要帶堂嫂去看看她?”
蘇軾聽說長姐不舒服,自然放心不下。
程氏身體不太好,生下的孩子身體也偏弱,前頭生的孩子都夭折了,還是後麵調理好了才好一點。
算下來蘇三娘其實也算不得長姐,隻是前頭的哥哥姐姐都沒了,她就成了兄弟姐妹裡頭最年長的了。
“行,我和你堂嫂去看看。”蘇軾想也不想就答應下來。
“我也去。”蘇轍一向最重感情,聽說姐姐身體有恙哪裡能放心。
蘇輅沒跟著去。
彆人姐弟之間說說心裡話,他到底隔著一重。
而且要是他堂姐對著兩個弟弟都不開口,隻肯一個人默默忍受痛苦,那他也沒辦法了。
他一個半大小孩,能做什麼呢?
要知道後世居委會阿姨們曾在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一套生存法則:能和稀泥就和稀泥。
主要是在有些婚姻關係之中,雖然丈夫家暴、出-軌、嫖-娼、吸-毒、賭博,妻子依然不離不棄。
她們在事發當場可能哭得很傷心、很無助,可你要是報警把她男人抓起來,她又會跳起來抓花你的臉。
女人要是自己拎不清,誰又能幫她們做決定?
看他堂姐對堂姐夫的態度,再忍下去估計不是自己鬱結而死,就是被人折磨死。
有些事說起來很難,做起來卻很簡單,往往隻差臨門那麼一腳。
但願他堂姐能夠作出決定吧。
蘇輅再次背著小手,仰望天空,唉聲歎氣。
他小小的肩膀,承受了太多不屬於他的重量!
他本來可以很單純、很快樂,是他的善良和聰敏耽誤了他!
*
蘇輅回到老家眉山的半個月後,發生了一件轟動眉山的大事——
蘇家和程家鬨翻了!
蘇家,這兩代出了好幾個進士,是眉山有頭有臉的人家。
程家,富甲一方,枝繁葉茂,是當之無愧的地方豪強。
蘇程兩家二度聯姻,本應親上加親,現在居然鬨翻了,誰能不好奇發生了什麼事?
眾人一打聽,很快都知道了事情經過:蘇家老三蘇洵,帶著兩個兒子去程家把女兒接了回家,並宣布女兒和程家那小子的婚事作罷,他與前女婿一家再不往來!
這乾脆利落的操作,連蘇輅都看得目瞪口呆。
沒辦法,蘇洵年輕時就是個暴脾氣。
現在也還是。
那日蘇軾和蘇轍去見蘇三娘,蘇三娘一見到兩個弟弟,就止不住地落下淚來,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受的磋磨都講了出來。
蘇軾和蘇轍氣憤不已,回來把姐姐在程家的遭遇一講,父子三個都紅了眼睛,二話不說一起上陣去把人搶回家。
和離手續可以慢慢走,人得先接回來。
女兒再在程家待下去,說不準哪天人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