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渙為兒子的序言寫得很清楚,這本書介紹的不過是些巧妙的斷案技巧而已。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好書。
範鎮在出任知諫院之前一直在和書打交道,不是修史就是校對,對於書的好壞還是有辨彆能力的。
範鎮把《見微錄》放下了,又拿起那本手抄的戲詞。
這個看起來就輕鬆了,全是大白話。
範鎮時而展眉時而皺眉,很快把整出戲的戲詞都看完了。
不得不說,這種麵向百姓的戲文寫得很有煽動性,連他看完了都覺得戲中這位鐵麵將軍英勇無雙、十分可靠!
據說這出戲是蘇輅為了平息蜀中謠言專門請人寫的,戲中對白老辣得很,讀來非常過癮,連範鎮都生出了回蜀中看看的想法。
至於嗩呐,範鎮拿著圖紙看了半晌,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隻能先放到一邊,準備回頭讓人搞一個出來看看。
都看了這麼多了,範鎮也不急著去吃飯,拿出蘇軾兄弟倆的文章讀了起來。
範百福的眼光果然還是那麼好,即便剛看過趣味盎然的戲文,這二蘇的文章竟也絲毫不顯乏味!
至少範鎮看著看著忍不住邊敲擊桌沿邊誦讀,完完全全陶醉其中。
若是筆鋒再老辣些、觀點再鮮明些,這兩個少年的文章絕對能中進士甲科!
第二日是休沐日,百官可以各回各家歇息,不必去處理政務。範鎮揣著幾樣東西出門,去尋歐陽修說話。
歐陽修最近官職幾經波折,終於敲定下來,宰相劉沆留他在京城修《唐書》。
《唐書》修了挺久,張方平修過,宋祁也修過,歐陽修自然也修過,他和宋祁還是主力軍。
大家一起共事過,自然熟悉得很。除此之外,範鎮和歐陽修還有另一重關係,他是被歐陽修嶽父薛奎引入朝官圈子的,在參加省試之前就已經結識歐陽修、宋祁、宋庠這些大官,其中又與歐陽修最為親厚。
範鎮得知蜀中出了人才,忍不住來和歐陽修聊聊。
歐陽修的文章如今是當世一絕,《醉翁亭記》一出,不少人都把他奉為文壇領袖,誰若是能得他一句誇讚,肯定會有許多人爭相拜讀。
歐陽修聽說範鎮來了,自是倒履相迎,兩人相對而坐,叫了童子煮茶,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來。
得知範鎮的來意,歐陽修眉頭動了動。他說道:“也是巧了,我不久前也收到了張安道的信,說要給我舉薦三個蜀地人才。我們來對對,是姓蘇的對吧?”
範鎮點頭,把藏在袖裡的東西拿了出來,說道:“沒錯,就是姓蘇的,沒想到你也得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