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新鮮啊(1 / 2)

北宋小文豪 明日紅花 5779 字 11個月前

一早上的講學結束,韓絳回去翰林院跟其他人講了下教學心得。

於是下午來給他們講學的人也下意識地多關注一下蘇輅的進度。

接著他們根本停不下來。

一個人照本宣科效果太差,還是得找個捧哏啊!

蘇輅年紀最小,又聰明機敏,回答問題總有出人意料之處,點他來進行課堂互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敲打敲打兩個年長的——

瞧瞧吧,人家比你小都學成到這程度了,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

蘇輅不想活了,蘇輅想吊死在皇宮門口。

饒是王雱心裡覺得夫子們過於關心蘇輅,看到蘇輅趴在桌上癱成死狗,還是暗樂不已。他說道:“夫子們是愛重你,才愛提問你。”

蘇輅說道:“這份愛太沉重了,我小小的肩膀承受不起!”

趙仲鍼這麼厚道的人也忍俊不禁。

他們三個湊一起吃了頓禦膳房送來的飯。禦廚的手藝還是蠻不錯的,蘇輅嘴不算特彆挑,快餐食品他可以,星級大廚他也可以,反正他吃嘛嘛香!

到要分彆時,蘇輅才與趙仲鍼講起自己的重大秘密:他認不了路。

這事兒蘇輅也沒辦法解決,給他看地圖他能看得比誰都明白,讓他自己走他就是走不了。

這毛病大概得追溯到他剛開啟他那極有用處的金手指時,對方要他拿出點微不足道的代價!當時正在喝奶的他用那還沒發育完整的大腦琢磨了一會,把“方向感”給交了出去。

唉,為了能每天上網衝浪,他的犧牲實在太大了。

趙仲鍼可不知道蘇輅的毛病,聽他這麼一說,自然說道:“這有何難,我叫人每日去宮門接你便是。”

王雱也是頭一回聽說有人連這麼一段路都走不對的,也義不容辭地說道:“走的時候你與我一同出去便是。”

解決了這麼個大問題,蘇輅非常高興,表示明兒繼續給他們捎點心,課間時間可以打打牙祭。

三個人相處得還算愉快,蘇輅跟著王雱走到宮門前,便見門外等著的不止金剛,還有他爹。

蘇輅麻溜地跑過去,轉身和王雱揮手話彆,屁顛屁顛地跟在他爹身邊往回走,順便控訴一下韓絳他們的可恥行徑:他沒說他們愛提問不好的意思,可是提問這種事難道不該平均一點?他們光提問他,趙仲鍼和王雱該有多失落啊!這種好事,不該隻落到他一個人頭上!

蘇渙心道:該,活該,讓你平時在家老愛躲懶!

當然了,表麵上蘇渙還是安慰了蘇輅一通,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現在隻是讓你動動腦子,也沒多辛苦,大不了你直接說不會就是了,反正你年紀小,就算是個一問三不知的傻瓜蛋,先生們也不會在意的!

蘇輅聽明白了,他爹就是在說風涼話。

蘇輅嘟噥:“我這不是不想丟我們老蘇家的臉。你是不知道,我又遇上了江西的了,真是到哪都能碰見他們啊!今科科舉我們已經輸了,我這邊不能再輸!”

蘇渙不知道蘇輅為什麼對王安石他們那麼在意。他說道:“開封這邊哪的人沒有,你整天盯著人家祖籍看做什麼?”

蘇輅不能不在意啊,王安石將來可是要搞變法的,到時江西人占了半壁江山,他的第一個十年計劃怎麼展開?

總不能真的跟司馬光去洛陽修《資治通鑒》去吧?

作為一個在現代生活過那麼多年的人,蘇輅的想法當然比較偏向王安石的。

在接下來的近千年裡,王安石都被罵得體無完膚,認為他的變法禍亂朝綱、罪大惡極,靖康之難全是他的鍋。直至近代中國的梁啟超等人開始思變,才把王安石挖出來拍拍他身上的灰塵,深挖王安石變法改革綱要的內涵,將這位拗相公樹立為改革先驅、變法榜樣。

可是在王安石高喊著“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口號、冒天下之大不韙一力推行變法的時候,大宋的積弊不一定徹底清除,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卻肯定很容易被定位為“異己”。

對於乾大事的人來說,事情能不能乾成先不考慮,異己是一定要排除的。

當鬥爭到了白熱化的地步,不管變法派還是守舊派都會這麼想。

朝中這樣來回鬥個幾十年,北宋還是會成了南宋。

至於他堂哥和張方平他們這些立場不夠鮮明的家夥,在這期間處境就十分尷尬了。

要是他們沒法在變法開始之前掌握足夠大的話語權,那麼他們要麼是被徹底邊緣化,從此什麼事都彆想插嘴;要麼是變法派當權時被搞一輪、守舊派當權時再被搞一輪,最後被搞得欲-仙欲死,隻留那麼一小口氣在喘。

比如像他堂哥這樣,一手好文章風靡大宋,太後皇帝都對他的詩賦喜愛有加,偏偏這大好的事業路線硬是走成了“黃州惠州儋州”。

拳頭才是硬道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