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判斷出來了?趙仲鍼父子倆恐怕很有可能是即將繼位的兩位皇帝,宋英宗和宋神宗。
按照蘇輅微弱的印象,宋英宗似乎是個短命鬼,備胎多年好不容易繼位,龍椅都沒坐熱就一命嗚呼,再往後上位的就是宋神宗了。
王安石與司馬光兩派的明爭暗鬥也發生在宋神宗在位期間。
趙仲鍼興許就是這位赫赫有名的宋神宗。
從趙仲鍼如今的性情來看,蘇輅覺得兩派爭來鬥去的局麵在他腦海裡已經有畫麵了。
趙仲鍼有做事的心,有做事的勁頭,更渴望能夠好好做些有用之事,所以王安石揣著他偉大的改革藍圖去獻給趙仲鍼時,兩人應該是一拍即合,迫不及待地決定照著藍圖乾一番大事業。
蘇輅要做的,就是趕在那之前讓趙仲鍼接觸更多的人、更多的事,讓他的視野與胸懷徹底敞開。
這並不是出來走一兩趟就能做到的事,隻是做了總比不做好。
水滴石穿。
等到趙仲鍼真正與王安石會師的時候,趙仲鍼興許能夠累積足夠多的閱曆,更能明判是非、識人斷事。
到時貿然頒布的政策少了,深思熟慮的措施多了,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
真正適用的改革措施,哪怕會有相應的犧牲,必然也是順勢而行,讓一切朝著好的方向轉變,要不然有什麼好改的?
如何把控這個方向,就是掌舵人要做好的事。
若是一如史書上那樣放任新舊黨相爭,兩派人來回撕扯,頒布出去的政策朝令夕改,隻會讓百姓苦不堪言!
就像出海遠航一樣,人必須得先去摸清選定的航線沿途有沒有礁石、漩渦、暗流,考慮好遇到惡劣天氣該怎麼辦、遇到海盜希冀時該如何應對,並且得把適合的人安排到適合的位置上,讓他們齊心協力協調合作去驅使海船前行,才能夠讓自己的船隊安安穩穩地航行到目的地。
隻有先從下往上看,才知道該怎麼從上往下改。
知道不容易,才會更謹慎。
所以蘇輅帶趙仲鍼出來了。
趙仲鍼最該做的,就是去看,去接觸,去了解。
現在看到的、接觸到的、了解到的點點滴滴,都是以後他做出判斷與做出決定的依據。
至於這能不能保證趙仲鍼以後不作出任何錯誤決斷,那就不能是蘇輅能考慮的了。
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所做的所有事都是正確的。
蘇輅和趙仲鍼閒扯完,又向文彥博求教:“文相公,我讀史書看到書中提到洛陽還有子羅倉與回洛倉,這兩個糧倉都不在了嗎?”
“你讀得倒是仔細。”文彥博將自己所知的情況娓娓道來,“確實有這兩處倉庫,不過唐時還是含嘉倉用得最多,乃是當時最大的糧倉,儲藏著舉國近三成的賦糧,其他糧倉都被挪作他用。安史之亂後洛陽城被大肆破壞,連位於城內的含嘉倉都遭了秧,位於城外的回洛倉就更不用說了,如今隻能依稀找到幾個糧窖。”
蘇輅說道:“我聽人說,回洛倉建在北邙一帶,若是能找到保存良好的糧窖的話,能不能把圈起來搞個運河遺址展覽,好叫大夥都了解一下朝廷為了保證糧食供給都做了哪些事?”
文彥博聽了這個想法,也覺得耳目一新。
朝廷不僅要會做事,還得會教化百姓,讓百姓知道朝廷為他們所做的事,他們哪怕不至於對朝廷感恩戴德,至少也能體會朝廷的不易,往後會更加配合官府的各項工作!
對於那些有誌於踏入仕途的士子來說,這又將是他們提前了解如何完成各項基本工作的新途徑!
最重要得是,官家應該也願意看到這樣的新鮮事兒。
想想看,在一堆千篇一律的工作報告之中突然出現個不一樣的,瞧著是不是會眼前一亮?
隻要能讓官家眼前一亮,對你留下個好印象,接下來升官基本是穩了。
蘇輅跟他提出這個想法,是無意提及還是有意示好?
文彥博笑道:“這想法很不錯,明兒我就派人去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地方。”他看向蘇輅的目光滿是欣賞,“既然主意是你們想的,你們不如多留幾日,看看這展覽該如何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