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招魂(2 / 2)

反叛的大魔王 趙青杉 7686 字 2024-03-20

袁中一恍然大悟,但是略有些失望,不過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將木頭椅子轉了個方向,麵對著成默,隨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濃茶,然後蓋上蓋子說道:“先秦招魂習俗與招魂,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不過專門研究這方麵的不多,我也隻是略知一二,我大概的說一下啊!”

“在先秦時期,人們普遍認為生命是元氣變化而成。魂是陽氣,魄是陰氣,魂魄會合成為一個具體的生命。人之初生,便有精神依附於形體,精神為魂,形體為魄。人之將死,則魂氣上歸於天,形魄下歸於地。這就是人的生命往複輪回的過程。人的魂靈若是離開了形骸,短期的就會致病,長久的便是死亡。於是在先秦習俗中,便出現了招魂複魄的儀式。這種習俗後來融入禮儀,成為古代葬禮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經典稱之為‘複’。‘複’,就是使離散的遊魂複歸於形體之意。”頓了一下袁中一考校一樣的問:‘複’你可懂?”

成默點頭說道:“複就是招魂,又叫做叫魂,在華夏是很古老的習俗,起源很早,《禮韻》中就有記載,招魂後麵還發展成了道教的禮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招魂儀式和招魂方術.....有其獨特的製度威嚴,實際上流傳至今,許多民間人士依舊相信招魂術能溝通陰陽....實際就算是今天,道士招魂在農村也不是新鮮事。”

袁中一讚許著點了點頭,“實際在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是要在葬禮之前舉行招魂的,先秦是個等級分明的社會,因此招魂的禮儀因為死者身份的差彆而有著不同的規定。根據《儀禮·士喪禮》記載:士人如果壽終正寢,則由一人招魂...........若是國君死亡,招魂的儀式就更為繁複,場麵也更為隆重。國君設有專門的招魂之官,名曰夏采。另外還有祭仆、隸仆,亦參預其事。《周禮、天官》記載道:天子、國君去世後......”

“這種招魂的儀式一直綿延了很久,實際上現在按照道家規矩舉辦的葬禮依舊會有招魂儀式.....辛追墓出土的t型帛書就是招魂幡,葬製上叫做招魂複魄!”

這其間袁中一這一大概就說了一個多小時,成默也認真的聽了一個多小時,偶爾也會提出問題,能夠與袁中一有來有回的探討幾句,不過成默並沒有聽到他所需要的細節,當袁中一提到“招魂幡”的時候,成默便問:“招魂幡隻有帛書的形式嗎?”

袁中一皺了皺眉頭,“絕大多數都是帛書,後麵被道教引用過去又叫靈旗.....據典籍記載還有木柱形式的,但是至今並未曾發現過木柱形式的招魂幡....”

成默見終於聊到了自己關注的問題,問道:“您說的隻是招生魂的方式,是在人剛死之時便立即開始的,我就想問下有沒有招亡魂的方式?”

袁中一閉上眼睛想了想,蹙眉,吸氣,發出“嘶嘶”聲,“這個問題好像有人問過我......但我一下想不起來是誰了.....”隔了半晌袁中一才敲了敲腦袋,搖頭說道:“怎麼會想不來了呢?”

袁中一想不起來,也沒有繼續糾結,繼續說道:“其實這個招亡魂的方式典籍是沒有任何記載的,但一首流傳下來的楚國詩歌——《招魂》中有過不少描敘,其實不止是《招魂》,實際上屈原的《離騷》和《九歌》都說到了招魂這件事....”

成默雖然很好奇究竟是誰問過袁中一的同樣的問題,但沒有好奇到非知道不可的地步,因為不管進不進裡世界,提出這個問題,都很正常,算不上十分特使,於是成默也就沒有追問。

袁中一說完了《招魂》這首詩歌,又開始從楚國巫覡(巫覡wuxi,古代稱女巫為“巫”,男巫為”覡“,合稱“巫覡”)開始講起,一直講到巫覡是如何傳到秦朝去的。

洋洋灑灑又是兩個小時過去,成默也不嫌枯燥,聽的津津有味,直到太陽西下,中年女子告訴袁中一得回去了,袁中一才瞥了一眼窗戶外麵跌落的夕陽,停了下來,微笑著問道:“小同學,要不要去我家裡吃個飯?我們邊吃邊說?”

作為一個高中生,成默對曆史的了解還是很令袁中一欣賞的,因此發出了邀約。

成默雖然很想去,但覺得第一次來找人家,就上門吃飯,未免太不識趣,連忙搖頭,隻是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寫有小篆的字條,遞給袁中一,問答:“袁老先生,請問下這個□應該是什麼字?”

袁中一接過字條,推了推眼鏡,湊近之後,搖頭晃腦的讀了起來:“天子則十二人,各服朝服,而複於太祖之廟。當升自東,北麵,履危西上,雲:‘皋,天子複!’如是者三,乃卷衣投於前,有司以篋受之。升自阼階,入衣於屍。複而不蘇,乃行死事也。”

讀完之後袁中一楞了一下,“好像兩年之前有人拿過同樣內容的東西給我看過,也是問我這個□是代表什麼.....”

成默心中頓時一驚,連忙問道:“是麼?袁老先生,您方便透露一下是誰拿過來問您的嗎?”

袁中一一手撐著桌子,一手拿著字條,又一次皺起了眉頭,“現在記性越來越不好,實在記不起來了.....”

“麻煩您在想想,這個對我來說可能很重要。”成默稍稍有些急切的說。

袁中一閉上了眼睛,又揉了會太陽穴,這次隔了許久才語氣煩悶的說道:“比較久的事情有些我反而記得,為什麼就是比較近的事情,我就是想不起來呢?”

成默有些失望,也知道不好在逼袁教授,“想不起來就算了,那您應該知道這個□代表的是什麼詞或者字吧?”

袁中一笑了笑,“這個當然知道,屋簷,這個□指的是屋簷,整段話就是在招天子的魂時,由十二個人穿著朝服站在太祖之廟,從東邊的飛簷登上屋頂,手裡持著帝王生前所穿衣服,向著北方連叫三聲帝王的名字,招呼亡魂歸來。然後將衣服投於前庭竹篋中,招魂者則從西邊的飛簷退下。前庭受衣者登上台階,將衣服覆蓋到死者屍體上。如果死者人不複蘇,那就是真是死,該正式辦理喪事了.....”

袁中一將整段話解釋的清清楚楚,成默心下了然,幻想了一下秦始皇當時招魂的盛況,連忙說道:“謝謝您....”

袁中一擺了擺手,“這有什麼好謝的,我也得謝謝你,陪我聊了一下午,我說小同學,我看你對曆史也很感興趣,懂的也不少,有沒有興趣,考我們長安交大的考古係啊?”

成默當然不能說沒考慮,點頭說道:“我對曆史還是很感興趣的,不過還有兩年才高考,所以現在正在想這個問題.....”

袁中一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哈哈”一笑拍了拍成默的肩膀,“到時候記得報考我們長安曆史係啊!我可以幫你推薦導師的!”

“一定,那....袁老先生,我就先走了!耽誤您這麼久的時間,實在不好意思!”說完成默向袁中一鞠了一躬。

“沒事,沒事!對了你叫什麼名字?”袁中一十分愉快的揮了揮手。

“成默。”

“成.....默.....”袁中一有些驚訝的重複了一遍,似乎想起了什麼一半,突然問道:“你和.....成.....永澤是什麼關係?”

看見袁中一愕然的表情,成默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他.....他是我父親。”

袁中一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的說道:“對!兩年前就是你父親,過來找過我,給我看的就是同樣的字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