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鹽就是有錢(1 / 2)

歡喜農家科舉記 鹿青崖 4702 字 11個月前

田氏沒有說大話,家裡確實有的是鹽。

他們所處的大興朝,食鹽施行管控製度,每家每季能領多少,都是有數的,由裡長分發,以免普通農家買不起鹽。

原本也是剛夠吃用,但是兩年饑荒鬨下來,連糧食都吃不上了,哪有鹽的用武之地

最多,村人用鹽來洗陳糧,能減少中黃曲黴毒素的幾率。

崔稚看著田氏掏出一大袋鹽來,心跳快了幾下。

“從前年景正常的時候,這鹽夠吃嗎”

“夠是夠,卻也是剛剛夠,還得緊巴些用。”田氏答道。

“那若是用完了,鹽可有其他地方能買”

田氏奇怪地看她一眼,“從私鹽販子手裡買鹽,抓到了,那可是要抄家流放的況且貴得很,咱們哪裡買的起”

崔稚聽了,眼皮眨巴兩下,“咱們家這麼些鹽,就沒想著賣一賣”

田氏卻是笑了,“往哪裡賣家家都不缺鹽。”

田氏忙著抓了鹽洗米,崔稚給她幫忙,魏銘站立一旁,看看家中的鹽,又看看崔稚,腦中全是她剛才的問話

“咱們家這麼些鹽,就沒想著賣一賣”

販賣私鹽是死罪,可他們手裡的本就是官鹽,且這等情形各家都有,要是真能用這些餘鹽換錢換糧,便是鋌而走險一番也是好的。

不然果真吃陳糧撐到朝廷賑災糧撥下來嗎

他記得上一世,眾人翹首期盼朝廷賑災糧來,但真正撥來的卻不過了了,一到冬日,不少人便餓死了。

現下山東各地都不缺鹽,需鹽的營生也因為無糧無錢沒必要屯鹽,即便有人要,也是要壓價的,隻能賣往外地。

隻是這樣一來,成本、變數都增加了,若是再被抓到誤以為是私鹽販,有理也說不清。

魏銘自不肯輕易放棄,準備寫畫一番細細思量,卻被人拉了衣角。

是崔稚。

“木子,你知不知道鹽價呀”她問。

“三錢銀子一斤鹽。”魏銘答道,見她麵露困惑,解釋道“若論尋常年景的米價,一斤鹽等同一鬥五升米。”

崔稚嘴裡重複著,拉了他到院子裡,撿了樹枝又開始畫符。

魏銘見怪不怪,知道她在算數,又補充道“水旱荒年,鬥米千錢,如今雖有官府賑濟,一鬥米約莫也要一兩銀子。”

魏銘隻能估摸這麼一個數出來,具體價值幾何,他現在這個身份,真是無從問起。

崔稚還在畫符,“一兩銀子是十六錢一斤也是十六兩”

“嗯。”魏銘應了一聲。

他還在想如何把村人手裡的鹽運出去,去外邊換糧。畢竟按照正常年景折算,一斤鹽換的米,夠一人省著吃半年,似方才嬸娘拿出的餘鹽,不止一斤,去掉洗陳米的部分,剩下的,還能換得不少糧食。

不得不說,崔稚這個想法確實值得一試,但是怎麼走通這條路,是難題。

前一世的人,還能用上嗎

魏銘正想著,崔稚又拽了他,魏銘低頭看去,隻見滿地都是她畫的符。

她仰著頭,卻不同他說符的事,興奮道“有鹽就是有礦呀明天咱去一趟縣裡,縣裡應該有收鹽的大戶吧低價用鹽換錢,再拿錢去外地買糧”

魏銘聽她說得,倒有些道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