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長恭不信邪,鄔梨替他翻了一翻,“哦,這道截搭題叫做《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
鄔梨說了頁數,不少人都翻了過去,牛長恭也嗖嗖翻到此頁查看。
這篇題出自《論語·憲問》,取上一章的最後一句,與下一章的第一句構成一個截搭題。
上半題“以杖叩其脛”對應文為: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這原壤是魯國人,和孔子自小就認識,但孔子言語中對他評價很不怎麼樣。孔子見原壤叉著兩腿坐等自己,說他:“你小時候不謙恭不敬兄長,長大了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老了還不死掉,真是個害人的家夥。”說完,用手杖敲擊他的小腿。
這句“老而不死是為賊”流傳甚廣,實際上就是孔子對原壤的厭惡。
下半題“闕黨童子”就不一樣了。
原文: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闞黨的一個童子來傳信息。有人問孔子:“這是一個求進益的人嗎?”孔子說:“我看見他坐在成人的席位上,看見他和長輩並肩而行。他不是個求進益的人,而是一個急於求成的人。”
孔子雖然這麼說,但按照《論語》注解,孔子又“使之給使令之役,觀長少之序,習揖遜之容。蓋所以抑而教之,非寵而異之也。”
孔子並沒有一錘定論,而是“教之”,算是認為闕黨童子孺子可教。
這《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一題,取兩篇文搭在一起,但兩文內容並沒有直接聯係,想要答好此題,就要找到其中的內在關聯,然後論述。
鄔梨就是這麼作答的,他的答案不算出眾,中規中矩,至少給出了一個尚且可以的示範。
眾人瞧了此題,牛馮二人也瞧了,鄔梨在旁謙虛道,“這題乃是我所做,雖不夠好,但比那原文胡言亂語強。”
有秀才道,“我瞧著鄔生你做的就極是不錯!”
鄔梨又高興地謙虛了一番。
牛長恭麵露嫌棄,“也就平平。”
“足下有什麼好做法,不若說來聽聽?”魏銘見他仍舊在此猖狂,自己提醒他一番全然不理會,不禁問他。
那牛長恭倒是想張口就來,但是一時還真就破不了題,做不了文,他吭了一聲嗓子,“這題原答呢?如何就被替換掉了?”
他問鄔梨,“彆是你為了自己名字錄在書上,故意替下的吧?”
鄔梨咽了口吐沫。誠然,他很想把自己名字錄上去,但沒必要做這種事吧!
牛長恭見他不說話了,又說不出來原文是什麼,哼哼兩聲。正好此時,馮啟春一拍腦門,“我好像記得,我的那本帶過來了!”
牛長恭一聽就來精神了,“太好了!你快快去拿來,我倒要看看這原文到底有什麼不好?!”
他這話裡的意思,已經認定是鄔梨耍手段了。
鄔梨氣得夠嗆,魏銘道,“足下不必如此,我們沒必要把好文替下來,換上自己的文。”
他替鄔梨跟眾秀才解釋,“若不是原文實在不像樣,鄔生也不會拿自己的文章替換,不過此書是郝氏書局第一次刊印,若是哪位有好文章,都可以拿來,將鄔生的文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