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九章 翠竹
“都說蘭是花中君子,姿態最是瀟灑,以清幽素雅著稱,因此也有君子蘭之稱,家裡養幾盆,能陶冶情操來著。”孫芳芳指著一盆蘭花,對衛卿卿和鄭寶兒說道。
“大姐真是好見識呀……”賣花的是一個六十來歲的老大爺,聽了孫芳芳的話,不由得挑起了大拇哥,一臉佩服之色。
“……”又叫大姐,我有這麼老麼?孫芳芳感覺自己心頭有股火騰騰燃燒起來,不過看這個老大爺這麼大歲數了,也沒有多說什麼,又溜達到了彆的攤位。
“這菊花最猥瑣了,人家彆的花都謝了,就它逞能耐,你要是孤芳自賞,你就學人家梅花,冬天裡開呀……”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孫芳芳就是瞧不上菊花,尤其是看著菊花的花瓣,就有些咬牙切齒。
“我說大妹子,咱這菊花,可是挺有名氣的,北魏的大詩人陶淵明,可是還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這菊花不但能看,還能當藥用呢。”賣菊花的攤主,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聽著孫芳芳的話,直接就不樂意的反駁了起來。
“大姐,人家陶淵明是東晉的好不好?”孫芳芳說道。
“我管他東進還是西行,南下還是北上,他就是給我的菊花做過詩呢。”菊花攤主翻了個白眼兒說道。
“咯咯。”衛卿卿捂著嘴就笑了起來,這個攤主太有意思了。
“是是是,您的菊花最有名了。”孫芳芳應了兩聲,直接閃人。
衛卿卿拉著鄭寶兒,一邊笑著,一邊緊隨其後,也跟著閃人。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沒文化,連陶淵明都不知道,人家可是唐朝的大詩人來著。”菊花攤主鄙夷的望著三人的背影,撇了撇嘴。
“這是鳳仙花,又叫指甲花,是染手指甲的,我小時候家裡還種過。”衛卿卿看到開著或紫或粉或紅的小花兒的矮小植株,不由蹲了下來,仔細的看著,還伸出手指,揪了兩片花瓣兒下來,輕輕捏碎了,一絲紅紅的汁液,就沾到了手指上。
“姐姐是要指甲花兒麼?”賣指甲花的,是一個背著書包的小姑娘,約有十五六歲,小模樣有些怯怯的,她的手裡還拿著一本初中英語課本。
“卿卿阿姨,我們家也有指甲花,不過都是紅色的,沒有紫色和粉色的,我還存下來不少花籽兒呢,等回去之後,我拿給你。”鄭寶兒也蹲在了衛卿卿身邊兒。
“嗯,謝謝寶兒了,”衛卿卿捏了捏鄭寶兒的小臉蛋兒,又望向賣花的小姑娘:“小妹妹,你這指甲花是怎麼賣的?”
“兩塊錢一株。”小姑娘有些怯怯的道。
“把這個紫色的還有粉色的,都給我弄兩株,對了,你這賣種子麼?”
“有的,五毛錢一包。”小姑娘從隨身的小書包裡掏出一個小紙包,“這一包是二十顆種子。”
“紫色的和粉色的都給我來兩包……”衛卿卿說道。
“姐姐稍等。”小姑娘連忙麻利的從紫色和粉色的指甲花裡各摘出了兩株,然後用塑料袋包好,又在書包裡撿了撿,撿出四個小紙包來,“一共是10塊錢。”
“給。”衛卿卿把錢遞給了小姑娘,小姑娘連忙笑著道謝,笑容中很是有些羞澀。
“我說,你這竹子怎麼賣的?”衛卿卿買指甲花的時候,孫芳芳卻在一個賣竹子的小攤前,上下大量著一叢的翠竹,這些翠竹生的的確好看,但細看之下,卻總讓人覺得它們好像少了點兒什麼,總感覺,太嫩了。
“50一株。”賣竹子的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看上去有點書卷氣,帶著個塑料框的近視鏡,手中還拿著本詩集,聽到孫芳芳的問話,頭都沒有抬。
“貴了點兒吧?”
“北宋家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疲,無竹令人俗,才賣50一株,已經很便宜了。”
“那聽你這話的意思,你打算賣多少錢呀?”
“無價……”
孫芳芳在公司裡當慣了領導,看人還是有一手的,就感覺這個人有點兒神經病,要不就是書呆子,眼珠一轉就有了壞主意,道:“唐朝的老白說過,竹本固,固以樹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體道;竹節貞,貞以立誌。我覺得這些竹子本身不值錢,值錢的是竹子的這些品質,不,這些品質,絕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沒想到還是同道中人……”中年男子驚訝的抬起頭來,望向了孫芳芳,“大妹子也是愛竹人?”
“我不愛竹,就是隨口說說罷了,”孫芳芳麵上帶著淡淡的微笑,“不知道大哥是不是家裡有什麼難處?不然怎麼舍得把這些竹子賣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