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一十六章 蜜蜂
小木屋裡的燈是扯的電線,接過來的白熾燈,燈光昏黃,在這整體牆壁都是保持木質原色的小木屋裡,顯得更加昏黃了。
一屋子女人說說笑笑的,氣氛很是輕鬆,這裡有溫泉,氣溫也不低,反正這裡就跟夏天似的,大家光溜溜的在屋裡玩兒,一點兒都不冷。
“都什麼時候了?怎麼還有蒼蠅?”張鳳凰望著圍著白熾燈轉圈的一個小蟲子,說道。
“有蒼蠅怎麼了?現在才是十月,離冬天還有段時間呢……就是冬天,也有蒼蠅呀!”劉莉莉說道。
“你們兩個什麼眼神兒?那不是蜜蜂麼?”劉嫂眼睛好,一眼就看清了那隻小蟲子的種類。
“到底是城裡的孩子,連蒼蠅和蜜蜂都分不出來……”張淑芳搖了搖頭。
“蜜蜂?怎麼才這麼大點兒?”孫芳芳站起來,向著那繞著白熾燈轉圈兒的蜜蜂望去,“前些天,張揚還讓蜜蜂蟄了呢,聽他說,那蜜蜂就跟蒼蠅似的……”
“一個種類的,這是山裡的野蜂子,山裡人都管它們叫‘小豆丁’,是最勤快的一種,要一直忙到冬天呢……”劉南南說道,小姑娘對山貨最感興趣,每年都要弄點兒貼補家用,這種蜜蜂釀的蜂蜜,就是她最常采的一種。
“聽說,野蜂子釀的蜜,在市場上好幾百塊錢一斤呢……”劉莉莉望著蜜蜂,吞咽了兩口口水。
“你聽誰說的呀?野蜂蜜還論斤賣?”李月婷翻了白眼兒,“家蜂蜜是養殖的蜂子釀的,釀蜜量大,論斤賣倒還湊合,可是這野蜂蜜,人家是論兩賣的,好幾百塊錢一兩……”
關鍵是她爺爺經常喝蜂蜜水兒,她對這玩意兒,清楚的很。
“是麼?野蜂蜜和家蜂蜜有啥區彆呀?怎麼差這麼多?”小姑娘劉南南眼睛賊亮賊亮的。
“這區彆可就大了,家蜂釀蜜,都是養蜂人把它們帶到固定的花圃裡去采粉,可是野蜂子,就滿山去轉悠,采粉的花種類就雜了,所以野蜂蜜比家蜂蜜味道要好,保健效果也更好……”李月婷道。
“可是,山裡的花兒,好多都是有毒的,會不會把人吃壞了?”劉南南有些擔心,賺錢可以,但是扯上人命官司就不好了。
“幼稚,蜂子都是最好的解毒大師,雖然,它們采粉的花種類很多,有些也是有毒的,但是,大自然是相生相克的,有些花兒是帶有劇毒的,但是必然會有花兒是解毒的,蜜蜂就好像有一種本能一樣,一旦采集的花粉有毒,必然能夠采集解毒的花粉,將毒素中和掉。”李月婷解釋的亂七八糟,對她來說,她哪知道蜜蜂怎麼采蜜呀?不過就是胡扯呢,反正那野蜂蜜,人家野蜂子吃了,不還好好的麼?
“不愧是當老師的,就是有文化……”劉南南滿眼都是小星星。
“哪裡哪裡……”李月婷有些臉紅。
“噗嗤……張老師還懂蜜蜂釀蜜呢?”衛卿卿當然知道李月婷的底細,當時就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國安啥時候開始研究農副業了?
“當然懂了……我爺爺的爺爺,以前就是養蜂人……”李月婷瞪了衛卿卿一眼,說道。
“哦哦……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衛卿卿連連點頭,捂著小嘴兒樂的更歡了。
“你還彆不信,我爺爺的爺爺真是養蜂人,當年給地主家養蜂,一不小心讓蜂子把地主家的兒子給蟄了,結果就讓那地主一頓棍子給活活打死了……”李月婷很鄭重的說道。
“是是是……”人家都說的這麼淒慘了,衛卿卿當然不能再笑了。
“要不,咱們也養蜂吧?咱們這小山穀裡有溫泉,花兒冬天都不謝,咱們要是在這裡養著點兒蜜蜂,肯定能出產量……”劉南南眼珠一轉,說道。
“要是弄一窩蜂,大棚裡也就有授粉的了,產量還得提高不少……”張淑芳說道。
“一會兒我跟楊明說去……”衛卿卿也很心動。
眾人又說了會兒話,才穿衣服回了家,隻有衛卿卿留了下來,楊明和衛卿卿兩口子,晚上是要住在這裡的。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剛剛亮,一陣大喇叭的聲音便在整個小山村的上空響了起來,把睡懶覺的人們從被窩裡揪了出來。
鄭大寶在廣播中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讓全村的人,都往大隊,也就是村委會大會議室開會。
今天的會開的急迫,就連老鄭家人都不知道具體情況,因此,老王家人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劉嫂當場就以絕對優勢,當選為鄭家村的新任村長,是村長,而不是代村長。
既然老王家人能耍花招,鄭大寶當然要快刀斬亂麻了,一點兒翻盤兒的機會都不可能給對手留下的。
今天,老鄭家人喜氣洋洋,老王家人,垂頭喪氣。
“今天,我能夠榮幸的成為咱們村兒的村長,都是大家支持的結果,我劉芬兒沒啥能耐,也就是在電視上看到過一些農村的發展經驗,那就是開展農家樂,發展旅遊業……”劉嫂拿著一份演講稿,在大會議室的主席台上侃侃而談,“咱們是農民,農民就是要種地,這一點是永遠都不能改變的,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一個國家的命脈,現在進口麵粉,已經在我們國家的食品市場上,占據了很大的一份比重,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所以,我覺得,我們農村要想發展,就必須要在種地的基礎上創收,最起碼,我們在糧食方麵,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咱們山溝溝裡,沒啥資源,也就是咱們看夠了的這一片山水,還有那麼點兒吸引力,大家都知道,近些日子,有很多的城裡人到咱們村兒裡玩兒,有的還要在這裡定居,看到村西南邊兒那個工地了麼?那就是兩個城裡人被咱們的山水吸引了,要在那裡蓋房子定居下來,而且人家蓋的還是二層小樓兒,以此推之,咱們這兒的山,就是咱們村兒發展的資本,富起來的基礎……農家樂其實也沒啥需要準備的,就是把自家閒屋子收拾出來,讓客人們住,每天給做飯,帶他們出去玩兒,到山裡采乾果,套車去趕集,都可以的嘛……”
劉嫂說到後來,就不按稿子來了,說的有些亂七八糟的,但使用當地方言,和村民們溝通,比用模式似的普通話,要更加具有煽動力。
“劉嫂子,照你這麼說,咱們村裡,每家每戶都要收拾閒屋子吧?那這錢誰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王多,開始發難了。
“對呀,這錢誰出?萬一賠了呢?這筆錢找誰要去?”
“就是,還沒賺錢了,就要花錢?我看這事不靠譜……”
“先不說彆的,咱們村兒這麼偏,城裡人誰往這裡來呀?”
王家人開始發難了……
劉嫂是省油的燈麼?當然不是了,麵對這些挑釁者,劉嫂立刻展開了身為村長的威嚴:“有什麼話彆一塊兒說,一個一個的說,誰有問題,我都會一一給大家解答的。”
劉嫂語氣不慌不忙的,很有股沉穩勁兒。
“我先說……”一個王家人站了出來,“劉嫂子,各家各戶收拾閒屋子,得怎麼收拾呀?牆得刮一遍兒吧?房頂子黑乎乎的,平時總是掉塔灰,得吊上頂子吧?城裡人睡不慣土炕,得拆了換床吧?要是換床,那咱們就得給人家安暖氣,這又得不少錢吧?這幾樣加起來得多少錢呀,咱們都是苦哈哈的山民,這錢往哪兒弄去?村裡要是給添倆錢兒,我們就弄,要是不給……那我們就抱歉了……”
“就是就是,村裡給我們添錢兒,我們就乾,要不給,我們可冒不起風險,我閨女兒現在上初中呢,到處都要錢,我們可沒那麼多的閒錢……”
“要讓我說,還是聽王多的吧,咱們種上果樹,投一回資,能吃好幾年呢……”
老王家人又開始嚷嚷了。
“嚷嚷什麼?聽村長說還是聽你們說?”鄭大勇站起身來,橫眉立目的衝著這幾個發難的老王家人嚷嚷了起來。
“你們老王家人,真沒素質,村長剛才是咋說的?一個一個說嘛,你們一個個的嚷嚷,是不是聽不懂人話呀?”鐵嫂子給劉嫂助威。
“啥聽不懂人話?他們就是看她劉嫂子是女的,耍不要臉唄……”胖嬸兒也不是個善茬兒。
還是胖嬸兒言辭犀利,那幾個發難的老王家人,立刻羞紅了臉。
“行了行了,不要說了,還是讓我來給你們幾位提出異議的同誌解釋一下吧……”劉嫂的手向下壓了壓,整個會場立刻一片寂靜,“我們村裡的農家樂,是要有我們農村特色的,至於刮牆?那是大可不必,誰家有掛曆,可以當牆紙貼上,還顯得好看呢,至於吊頂子,也大可不必,隻要把塔灰掃下來就行了,光禿禿的房頂子,要是吊上了天花板,那還有啥老房子味兒?還有土炕,沒有土炕的農村,還叫農村麼?人家要想睡床,往農村來乾嘛呀?誰家的火炕都不許扒,至於暖氣兒,就更不需要了!還有裝修費的事兒,村委會是不會給大家添錢的,不過,我們寶兒她爸跟我說了,有誰不願意花這個錢的,可以跟他說去,他在裡麵兒添錢,但是各家的收入,他也要收六成……”
“俺們賺錢了,憑啥分他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