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郭京飛在說話的時候,目光落在陳昊的身上,所以即使沒有直接說出名字,但是眾人也都知道郭京飛所指的人是誰。
張克達等人本來就看陳昊非常的不爽,要不是金澤瑞突然出現,他們眾人早就出手教育他一番了。
現在見陳昊還沒有發表過言論,眾人都非常的好奇,想看看郭京飛口中目中無人的他,究竟有什麼樣的文學造詣。
“年輕人,既然你說你博學多才,看不起我們等人,那現在正好給你個機會,你倒是來說說看,對於文學作品,你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張克達不爽地看著陳昊說道。
眾人的視線都緊緊地落在陳昊的身上。
陳昊默默地在心裡歎了口氣。
其實這次被郭京飛叫過來采風,陳昊是沒把情況想的這麼複雜的。
但是現在一群大作家都看著他,逼在眼前,不得不裝。
“真的要我說?”陳昊勾唇問道。
“說!”張克達確定地點頭。
都說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他倒是想看看,從陳昊的嘴裡能吐出什麼東西來。
“那我就簡單地說兩句。”
在陳昊說話的過程中,郭楠附在金澤瑞的耳邊低語了幾句。
金澤瑞不禁皺起眉頭,看向陳昊的時候,目光裡出現一絲輕蔑。
“陳昊,你說吧,在座的都是文學大家,就算你說的不到位,他們也不會嘲笑你的。”郭京飛在邊上假裝善意地安慰道。
陳昊點頭,再次抬起頭的時候,脊背筆直,目光如炬。
“我不談什麼高深的名著,也不懂文學作品的發展趨勢,我簡單地說說《誡子書》。”
陳昊的話音剛落,周圍就響起一陣窸窣的談論聲。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在臨終之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後人將《誡子書》視為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
“不錯,《誡子書》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嚴謹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真切,成為後世曆代學子修身立誌的名篇,特彆是那句‘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佳句。”楊洋在邊上讚同地說道。
為了展露他對於《誡子書》的熟悉程度,他還特地取用其中的兩句。
“哼!”
楊洋的話音剛落,邊上就傳來張克達不屑的冷哼。
“你說的,就算是放在中學,也有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回答上來,如果這就是你自認為的博學多才的話,那你也未免太妄自菲薄了。”
張克達冷冷地看著陳昊,假裝大度地說道:“不過,看在你不過是年輕後生,資質尚淺,難免狂妄自大,所以我也就不跟你計較,不過,希望你以後說話的時候,可就要收斂點了。”
“後世的人皆以為諸葛亮寫的這篇《誡子書》,是想要教育自己的兒子淡泊自守,寧靜自處,但其實,他寫下這篇文章的初衷,並非如此。”
陳昊說這話的時候雲淡風輕,但是聽在眾人的耳朵裡,卻如同有一顆炸彈在耳邊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