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隆科多轉變(2 / 2)

旺夫九福晉 幸福路人甲 9512 字 11個月前

於是五阿哥閉上嘴,沒在多說話。

郭嬤嬤以為五阿哥開竅,安撫五阿哥幾句。

打著宜妃娘娘的名義,敲打一遍府上的側福晉瓜爾佳氏和庶福晉們。

郭嬤嬤就親自帶人把側福晉劉佳氏和弘升阿哥帶到莊子裡麵。

當然產婆和奶嬤嬤,以及照顧弘升小阿哥的人員都安排好了。

郭嬤嬤看了一圈,敲打他們一番才回宮向宜妃娘娘回稟。

很快宜妃娘娘插手此事,被後宅的嫡福晉們知曉。

不少人感歎五福晉和九福晉好命。

家有適齡嫡女的嫡福晉們,將目光投向十一阿哥胤。

世上好男兒本難求,更何況加上一個好婆婆。

宜妃娘娘本身性格爽利,就算是不喜歡的兒媳那點,也就是說教兩句,從不蹉跎於兒媳。

何況待十一阿哥胤出宮建府後,做兒媳的也不需要每天早起跟婆婆日日請安。

再者,十一阿哥胤本身也是聰慧出色,再加上有兩個嫡親哥哥幫襯。

嫡福晉們越想眼睛越亮,而且十一阿哥胤和九貝子更親密。

沒準就跟九貝子學習,獨家寵愛嫡福晉也說不準。

在宜妃娘娘不知道的情況下。

她的小兒子胤得到無數“丈母娘”的喜愛。

接下來,宜妃娘娘就接到無數了無數彎的親戚,帶著她們的嫡女前來給她請安問候。

開始宜妃娘娘,還摸不準她人緣怎麼突然間變好。

直到有一日胤來到翊坤宮,聽宜妃娘娘說出疑惑。

就告訴她因為有您這好婆婆,加上九阿哥前麵鮮明的例子,她們都打上胤的注意了。

宜妃娘娘哭笑不得,十一阿哥才多大。

宜妃娘娘想了想,就明白為人父母,都是為了自己兒女著想,生怕她們婚後不理想。

想明白的宜妃娘娘就打起精神,應付著前來探信的嫡福晉們,同時挑選著適合胤的嫡福晉人選。

導致事情開端的五阿哥府上。

五阿哥“盛情邀請”哈達納拉氏留下來照顧五福晉。

對此哈達納拉氏也難得真心誇讚五阿哥一句話。

五阿哥苦笑一下,搬到前院自己住。

有哈達納拉氏住在府中,側福晉瓜爾佳氏始終千萬般手段,五阿哥也沒好意思在嶽母眼睛底下寵信其他女人。

有哈達納拉氏照顧的五福晉,徹底無視五阿哥存在。

每日過得美滋滋的,一個月下來,五福晉整整胖了一圈。

純敏還說著五福晉總算是有孕婦的感覺。

至於劉佳氏心底是如何的憋屈,盼著生下小兒子,還有弘升是如何哭鬨不聽話,就不關純敏的事情。

宮外麵,隆科多和李四兒的感情又回溫。

起因是李四兒到底有大把銀子做底氣,臉終於恢複七七八八,再加上底妝遮蓋,倒也看不出什麼。

想著最近待遇直線下降,李四兒顧不得膝傷未愈,迫不及待下床去探望隆科多。

說不忍心看他為難,說要去給九福晉賠罪,甭管是罰跪還是挨板子,或者受到什麼折磨,哪怕叫人打死在宮裡。

隻要能讓九貝子不再追究,不叫隆科多難做就好。

隆科多一聽,心有些軟了,本是他就是真心喜愛李四兒。

不然也不可能不顧及名聲,把李四兒從他嶽父手裡麵生生搶過來。

“爺,明個就讓婆婆帶我進宮吧,隻怨四兒出身貧賤,沒法同您舉案齊眉,

如今我父母家人都流放到邊疆,不知是死是活,四兒不怪爺無法營救他們,隻是怪他們貪得無厭,還連累了您,

若是四兒一去不複返,還希望您能看在咱們夫妻一場的份上,照顧好玉柱和珍珠,

若是有來世,隻求老天爺讓他們下輩子作對恩愛夫妻。”李四兒撲在隆科多懷裡,說的真真切切。

隆科多先是感動不已,後是血氣翻湧,他強咽下這口氣,心裡卻恨毒了九貝子夫婦,隻盼他們下十八層地獄不得好死,

***愉,李四兒雖下身不靈活,可卻彆有一番風味。

期間隆科多廢好大勁才將李四兒哄好,說事情很快就會了結。

以後雖她要伏低做小一陣子,不過待他翻身後,便直接把小赫舍裡氏休棄。

倒是哪怕不能叫她作名正言順的嫡福晉,也一定能相守到白頭。

隆科多突然產生一種忍辱負重,等待一朝翻身的想法。

隆科多整個人煥然一新。

先是求著大赫舍裡氏代他入宮給宜妃娘娘和九福晉賠不是。

又托付好兄弟,領著他前去內務府給胤賠罪。

胤不知是什麼改變隆科多的想法,看著隆科多奉上的貴重禮品,知道他這是下了血本。

“尖酸刻薄”的說了隆科多兩句,就將此事放過。

當然也是因純敏傳信,隆科多的額涅大赫舍裡氏親自去院子裡麵給她致歉,又奉上萬兩銀票。

純敏想到佟佳府上的狀態跟大赫舍裡氏說了一句:“還期盼以後貴府不要在出現這種情況,”頓了一下,“本福晉這裡還忙著照看孩子就不多留您了。”

說完,看也不看大赫舍裡氏的臉色,轉身抱著弘康就走了。

作為康熙帝的舅媽,大赫舍裡氏還是頭一次被人這麼對待,臉色黑了黑,甩著袖子出了宮。

隆科多這事做得大張旗鼓,簡直與之前判若兩人。

於是京城裡麵人知曉隆科多認錯,都是震驚不已。

說好的死磕到底呢?

這麼快就完事了?

接下來,隆科多就沉浮下來,消失於眾人的視線。

這一連串折騰下來,就到三月底。

眾人視線紛紛投向康熙帝,就連純敏都感覺到胤每日回府後,氣壓有些沉重。

整個後宮的視線都聚集在前朝。

純敏詢問春桃後,知曉康熙帝打算給諸成年皇子封冊爵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