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數百名諸生聚集玄妙觀,抬擁五路財神直入學宮。
有的人作打油詩諷刺考官,詩中寫道:左邱明兩目無珠,趙子龍一身是膽。還有的人用紙糊住貢院匾額,改“貢院”二字為“賣完”。
江寧織造曹寅向康熙帝折奏說:今年文場秀才等甚是不平,中者是甚是不公,顯然有舞弊行為,因此揚州秀才擾攘成群,將左必蕃祠堂全部拆去。
江南鄉試主考官、副都禦史左必蕃也疏奏:撤闈後聞輿論喧傳,有句容知縣王曰俞所薦吳泌、山陽知縣方名所薦程光奎,都是不通文理者,臣也感不勝驚愕。
康熙帝頒旨命有司嚴察,為表示重視,特派雍親王胤和端親王胤,戶部尚書穆和倫,工部尚書張廷樞加入審查。
“不曾想還有和四哥共事的一日,”胤笑容滿麵的對著胤說道。
“希望九弟不負盛名,”胤依舊冷著臉說道。
“這是自然,”胤輕笑了笑。
寶珠前往端親王府,聽純敏說起此事,暗中計算到吳泌在考前預付李奇三千兩引子買通關節。
又因為吳泌水平太差實在難以糊弄,又花了5000兩銀子請權相代考,錄取後再通過李奇付給軒三3000兩銀子,另外對於幫忙錄取自己的趙晉,吳泌也托人送了300兩黃金約3000兩銀子。
也就是相當於未來人民幣約588萬元,數目之大令寶珠咋舌,暗歎鹽商實在是太富裕。
經過幾番審訊,審出副主考趙晉與同考官王曰俞、方名私受賄賂,取中吳泌、程光奎的情況。
趙晉、王曰俞、方名被處斬立決;吳泌、入場前在貢院內埋藏文字、入場後抄寫中式的程光奎等均處絞監候;主考左必蕃失察,被革職。
康熙帝當即說道:“現今考試官不遴取真才,隻圖賄賂,拉關係作弊的逐漸增多,此等人若不嚴加議處,即行正法,絕對不可。”
康熙帝一句話,讓科舉製度更加嚴格。
彼此案件中,都統鄂善、尚書耿額、齊世武、副都統悟禮等人一起被鎖拿,也被康熙帝降下不同懲罰,導致皇太子一黨每況愈下。
“太子最近越發的肆意,”胤頭疼得揉了揉眉心。
胤喝完杯中茶,迎合道:“就是破罐子破摔,聽敖登格日樂說皇太子妃如今整日愁眉苦臉,東宮伺候的人哀聲載道,小太監更是換了一批又一批。”
“哎!若是咱們在皇太子的位置上,隻怕早就被逼瘋了,”胤突然同情起來皇太子胤。
“你就是閒的,是不是公務不忙?”胤放下茶杯直懟道。
以往胤知胤心軟,可這都什麼時刻,可萬萬不能心軟。
胤淺笑,“我就是幻想一下若我是太子會怎樣?”
胤撇了撇嘴,“竟想那些沒有用的。”
“年紀大了,難免想得多,”胤語氣隨意的回道
“爺走了,”胤站起身就朝著外麵走去。
胤不懂胤為何在此時傷感春秋,這都聊得什麼亂七八糟的,還是讓郭絡羅圖蘭塞來治治他的毛病吧。
胤見他離開後,命人關上書房門,閉目沉思著。
如今皇阿瑪對於太子早就沒有維護之心,對於太子新拉攏的官員更是說打壓就打壓。
隻怕有一廢太子,就真的還有二廢太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