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氏對於雍親王府有重大作用,年羹堯更是四爺的得力乾將。
反正年氏是沒有存活的子嗣,和年羹堯都是早死的命。
這也是四福晉不介意年氏進入雍親王府當側福晉最重要的原因。
等宴會結束,雍親王胤才從彆人嘴裡麵聽到自家福晉之事。
雍親王胤想到前些日子上門的年氏母女,四福晉的暗示就沒說什麼。
加上是亮工曾提及他嫡妹溫柔賢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是容易傷感春秋。
還有胤不經意間驚鴻一睹,不得不說年氏是個美貌的佳人,惹人憐愛。
做個側福晉剛好,雍親王胤在心底想著。
忙乎完新年,康熙帝諭大學士、九卿等:朕覽各省督撫奏報編審人丁數目,並未把加增之數開報。天下承平已久,戶口日多,若按現在人丁加征錢糧實有不可,人丁雖增,土地並未擴大。
應令直省督撫,將現今錢糧冊內有名丁數,不增不減,永為定額。此後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錢糧。
這樣,大清遂開始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
大清衽這一政策有其曆史原因,是沿襲明朝製度,地稅、丁銀分征。
大清雖然多次實行蠲免錢糧,但田賦蠲免不等於丁銀減輕。
雖然丁銀也屢有蠲免,但清政府對人丁一直沒有進行徹底清查。
康熙年間,人丁增長很快,百姓大都不入戶籍。
這樣,朝廷對這些百姓無法進行控製和管理,地方官吏豪紳由乘機壓榨,使貧苦百姓不得不遷徙、流亡。
流動人口日益激增,必定要乾擾社會安寧,引起社會動蕩。
清政府為了通過改革賦役製度來控製人口,穩定社會秩序,鞏固封建統治,便決定實行“孳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
孳生人丁永不加賦,把全國丁銀總額基本固定,從中央到地方不得隨意增加,使廣大農民負擔相對穩定,逃亡人口減少,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眾人對於康熙帝的政策極力推崇,尤其是胤又開始花樣拍馬屁的生涯。
胤回到府邸,純敏卻一臉哀愁坐在那裡。
“出了何事?”胤走過去關切的詢問道。
純敏將伺候的人退去,說:“我今日進宮探望宜妃娘娘,似乎在花園內聽到男女喘息之聲。”
胤倒吸一口氣,若是宮女和太監還好,可若是宮妃和……
胤腦筋快速轉動著:“可有人發現你?”
純敏搖了搖頭,“應該沒有,今日我就帶著春桃和夏月前往宮中。”
“這事你交給爺來辦,這些日子你先彆進宮,也彆亂走,”胤補充一句:“應該是宮女和太監對食。”
純敏點了點頭。
胤又拉著純敏一起用膳,特意講一些好玩之事緩解她緊張的情緒。
宮內齷齪之事太多,一不小心遇見不是意外身亡,也是一身麻煩,也備不住純敏心底擔憂。
純敏不知她其實被人發現,幸運的是那對男女並不知是純敏撞破他們之間的事。
那對男女也在暗中查找純敏,畢竟這是殺頭之罪。
同時,伏爾加河流域的大清厄魯特蒙古土爾扈特部阿玉奇汗,派遣使臣到京城朝貢。
由老八胤和老五胤祺負責接待對方。
宮裡麵也因阿玉奇汗派使臣前來而熱鬨幾分。
一日,後宮嬪妃聚集在佟佳貴妃宮內賞景。
鈕鈷祿貴人突然開口問著宜妃娘娘:“怎麼不見九福晉來探望姐姐。”
宜妃娘娘側目瞅了一眼笑容燦爛的鈕鈷祿貴人,“沒想到妹妹還記得,跟我那兒媳幼年的情義。”
鈕鈷祿貴人笑容一凝。
宜妃娘娘見眾人目光聚集過來,環視一圈說道:“老九家的最近忙於對賬,本宮這當額捏的心疼她,就告訴她這幾日不用過來探望本宮。”
提及端親王福晉的生意,眾人嫉妒的眼睛都綠了。
宜妃娘娘本就是四妃之一,手裡麵有一部分宮權,再加上端親王夫婦孝順,有什麼貴重的,好的東西都給宜妃娘娘和皇太後奉上一份。
宜妃娘娘可以說是後宮最嫉妒的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