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6、楊太真(2 / 2)

張方眼睛發直,心頭恐懼更重!

這時候,那廟裡的‘山君’眼神溫和地看了他一眼,‘山君’化作了一身玄色衣裳的蘇午,蘇午旁邊坐著一個白發蒼蒼又偏偏渾身筋肉虯結的老者,那老者盤好頭頂發髻,拿一根樹枝作簪子簪好了頭發,其看也不看張方,聲音卻落入張方腦海裡,並且叫張方知曉,這個‘聲音’正是老者傳給他的:“你腎精過盛以致虛火太旺。

所以常有無端之想、紛繁雜念。

此雜念叢生,最易為你自己招來禍端。而若遇見心識強橫之人,旁人一念便能叫你生出萬般無端想,叫你深陷幻覺之中——‘相思病’亦與此同類,我傳你一道觀想法,此法每隔兩日,便會顯現於你之腦海當中。

你屆時觀想其中圖形,排解腎精,止住無端之想罷!”

那老者的聲音倏忽而止。

緊接著,張方聽到一陣書頁翻動的聲音,他在那書頁翻動的浮光掠影之間,隱約看到了一個個風姿撩人的美人……

觀想此書來排解腎精……張方一念及此,他忽然明白了甚麼。

而腦海裡的那部書冊此時完全合攏了,又隱在他的識藏深處,隻會在固定時間才能打開來,由他飽覽一番。

他的目光從廟裡頭的枯瘦僧侶、白發老者、方臉中年人、抱著錦雞的美貌女子,以及蘇午身上掠過,越來越覺得這幾位甚為怪異,行事離經叛道,他都覺得有些不可理喻。

而在此時,蘇午瞥了陶祖一眼,在兩扇廟門打開之際,邁步從中走了出來。

那不斷追迫著張方以及幾個異域人的厲詭,陡然見到蘇午從破廟中邁步而出——還披著人皮、作漢朝道士裝束的那幾個厲詭,紛紛麵露驚容,竟都不約而同地轉身欲要退走!

連那個顯露出渾身毛發的厲詭,當下也飄忽而退,直接放棄了它們追殺的這幾個異域之人!

蘇午早就在此等候著它們,卻也不能令它們就此逃脫了。

他心念一轉,腦後驟然浮顯一個火洞,火洞中,灼灼東王公神韻流轉不休。

遍天間,一盞盞猩紅燈籠乍然飄上高空,遮住了那頂明月,灑下滿地緋紅!

那幾個厲詭,在此般緋紅光芒下,儘皆被定住身形,動彈不得!

它們身上穿著的道袍、披覆的人皮,於這緋紅光芒下,似蠟淚般融化去,顯出各自的厲詭本形!

這三道厲詭本形,在天下紅燈籠倏忽‘熄滅’,四下歸於一片寂暗之際,猛然間變作三道金紅符籙,欲向遠天飄蕩而去!

符籙!

厲詭怎麼變作了符籙?!

張方看著這一幕,震驚地說不出話來。

他無法將厲詭與專門鎮壓收攝厲詭的道門符籙聯係起來——蘇午卻更清楚個中因果。

季行舟曾經說過,想爾被封押於天門之中的時候,便借助天門中收攝的諸多漢時道士性魂以及符籙,化身於人間。

‘龍虎山授籙事件’,導致遊客帶回家中的各種號稱有‘消災除厄增福’之效果的符籙,其實皆勾連著一個個厲詭——這件事的根源,亦在想爾的身上。

想爾不過是又把這般手段運用了一回而已。

隻是這些穿著‘漢時道士’衣衫的厲詭,根因又在何處?

黑天之間,三道厲詭符籙振飛向的虛空中,驟然浮顯出一顆白骨骷髏頭,那雪白頭骨張開口齒,一刹就將三道厲詭符籙吞吃進嘴,它在虛空中彈跳著,接引來不知從何而來的身軀骨骼,蹦蹦跳跳地回到蘇午身後,隱形不見。

蘇午口吐出了那三道厲詭符籙,‘因果神咒’在他身畔驟然轉動——

三道厲詭符籙之上,一根根未來得及消散的因果絲線,儘數暴露於蘇午眼下!

那一縷縷因果絲線,勾勒出三個現代人的麵容身形,又頃刻間穿過了那三個現代人,穿梭向極遠之地……

三縷因果最終纏繞在了一個小女孩的手腕上。

——那是化作了失蹤女孩模樣的‘想爾’!

蘇午以故始祭目去看想爾,便看到他手腕上纏繞著數之不儘的因果絲線,每一縷因果絲線,都好似勾連著一道‘厲詭符籙’!

‘他’與蘇午對視著,身形忽然開始縮小。

由女童轉作嬰孩,最終被一個綢緞麵的繈褓包裹了起來……

嬰童看著蘇午,咯咯笑著,搖晃著滿手借助在群山上遊玩的遊客性命,得以降化的厲詭符籙因果……

蘇午看著那個被背對著自己的窈窕婦人抱起的繈褓,心識間驟然響起一句句詩詞:“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楊玉環,開元七年夏時生人。

曾出家為道,拜入道門,又稱‘楊太真’……

而今才隻‘開元五年’,楊太真便已經降生了嗎?還是說,這又是想爾對自己的一重誤導?

蘇午念頭紛轉。

那繈褓裡的嬰兒搖斷了從蘇午這方牽引而去的三根因果絲線,彼方情形,蘇午再難望見。

蘇午垂目看向手中的三道厲詭符籙,久久未有言語。

而那三個一路奔逃而來的異域人,看到廟裡的眾人,又將目光停留在一身甲胄的張方身上,他們朝著張方不斷磕頭跪拜,口中連連出聲,倒是講明白了自己為何會被幾個漢朝道士厲詭追殺:“我們從一條大河邊經過,那黃色的河水裡,就飄來了一隻小船。

小船上就坐著這三個道士……

它們乘船而來,也不和我們搭話,踩著水麵上了岸就殺了我們十幾個人……那船上的道士也有十幾個,我們被它們殺了的兄弟,後來又都活過來,卻四散去了……那些厲詭披著我們兄弟的皮囊,到處遊蕩去了……

最後隻留下了這三個,追著我們一路到了這裡……”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