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的兩點補充說明,令無數陷入沉默的人茅塞頓開。
是的,縱使相隔數千年之久,我們至今仍很難對大禹做出準確的評價。
看功績,他猛得不像是個人。
聽爭議,他又比‘三皇五帝’都更像人。
三皇五帝,全是高不可攀的聖賢,似乎沒什麼人類的缺點。
但大禹有。
大禹明擺著告訴所有人:我愛九州黎民百姓,我也愛權力。
他對豫州鼎‘偷工減料’,用省下的青銅裝備新軍,為自己大權獨攬掃平阻礙。可身為後代,人們同樣相信,如果外族入侵,大禹也會率領這隻新軍,拋頭顱,灑熱血,捍衛九州的土地。
尤其是,大禹沒有藏著掖著。
儘管他沒有把自己‘偷工減料’的事跡告知與自己同時代的九州黎民,但他將其銘刻在了隱秘的豫州鼎內部。
他應該在豫州鼎內部,刻下了很多字,把這件事詳儘地闡述了一遍。隻不過陳宇隻有一塊碎片,後人隻看見了半個字。
豫州鼎內部的文字,幾乎不會被人發現。
可萬一呢?
萬一有那麼一天,真相不就浮出水麵了麼?
比如今天。
這件事,大禹做了,還把它偷偷寫了下來,沒有讓它淹沒進時間長河裡。
做過,就是做過。在當時大禹沒有公布,但他明白,後人一定會知曉的。
可以反過來想想,如果大禹不打算把這件事告知後人,不記錄下來,又會發生什麼?恐怕當九鼎集齊之日,後人發現豫州鼎的重量最輕,會感到匪夷所思,且想破腦袋也猜不出答案吧?
若果真如此,華夏的曆史懸案,無疑又增加了一樁。
這也算大禹的一種擔當,一種領袖與男人的氣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
陳宇亮出來的這塊豫州鼎碎片,還遠不僅如此。
碎片背麵的半個‘戈’字,即豫州鼎的裡麵,隱藏了一部分曆史真相。
這塊碎片,還有正麵呢。
豫州鼎碎片的正麵,也就是豫州鼎的外麵,才是用來給人觀看的。
毫無疑問,這塊豫州鼎碎片的另一麵,也有紋飾與圖案。
陳宇把豫州鼎碎片反轉,厚重的銅鏽之下,人們很艱難地瞧見了一些波浪線,還有一堆密密麻麻的小點點。
這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圖畫。
那些波浪線,是一條洶湧咆哮的大河,那些小點,是一個個驚慌的小人。
這一幅小小的、殘缺的、模糊的圖畫,再度揭示了一些曆史真相。
古豫州,即中原。
提到古豫州,人們最先會想到什麼?
黃河。
而提起黃河,再提起大禹,每個人都會下意識想到那場毀天滅地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