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薄胎玉器,是注定為藝術而生,生來便是用來被觀賞的極品。
這種玉器顧名思義,十分薄,上麵普遍雕刻了花紋或者鑲嵌金銀珠寶作為裝飾。因為放在水上能飄動,不會沉入水中的特點,又被人稱為;水上飄。
這些貴重而又極易損壞的物件,也就以前的皇帝才配得上使用了,其中最為之瘋狂是乾隆皇帝,他曾為薄胎玉器題詩一首:
薄遏片刻銖,輕於舉鴻毛,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
人有五德,玉分五色,光是選材,薄胎玉器便與眾不同,選用上架的青白玉,其質地不僅要縝密,而且不可鬆散、有裂。
製作過程中引起的任何震動,就極有可能做漏、做炸、冰裂。
掏膛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掏膛用掏陀逐漸砂磨,既費料,又費時。砂鑽掏膛是傳統主流做法,鑽膛取芯,將膛芯的管狀玉料取出。
需要製作者的十足注意力和經驗,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半成品都串不均勻或者串漏,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事倍功半,全功儘費。
唯有胎壁厚薄一致,胎體沒有死角,厚薄與雕花相協調,才稱得上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薄胎玉器。
曆史上,薄胎玉器的發展經曆了兩次中斷。相傳成吉思汗西征時,將西域的薄胎玉器和工匠帶回來,一度十分盛行。但這代工匠沒有再培養新人,他們去世後,這項技藝就斷了。
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偏愛這種風格的玉器,專門成立了薄胎西番作。薄胎玉器的製作工藝複雜,耗時耗工,乾隆去世不久,這種工藝再次失傳。
物以稀為貴,物以精巧為貴,物以傳奇色彩為貴。偏偏這三樣能增長價值的特征,薄胎玉器都有。所以薄胎玉器一旦問世,往往能引發不小的轟動。
劉語堂手中那件,是一個白玉花耳活環薄胎洗,雕工精致,美輪美奐,從任何一個細節著眼看去,都能發現工匠在其中凝聚的心血。
輕巧秀麗,薄如蟬翼、輕若鴻毛、亮似琉璃,讓人愛不釋手。甚至從內壁,可看見外壁浮雕的花紋,身具薄胎玉器的明顯特征。
人們吞咽口水,真的是太美了,他們多想取劉語堂而代之,成為那件白玉花耳活環薄胎洗的主人,上手把玩,日日夜夜不分離。
手裡拿著寶貝,劉語堂底氣足了不少,得意洋洋道:;怎樣,姓陳的,你服不服?薄胎玉器是玉器之王,你拿什麼贏我?
說完衝著唐雲顯擺,陰陽怪氣道:;我們這些文雅的事情,個彆賣車的可能不懂,還真以為他支持的人能贏?
上局是陳宇僥幸獲勝,這次的賽點,我們劉家可要笑納了!
跟一個小輩較勁,實在太沒有格局了。隻見唐雲把劉語堂的話當放屁,始終堅定地支持陳宇,叫道:;陳大師,亮出你的寶物,嚇死丫的!
陳宇淡淡道:;唐老板放心,我從不叫人失望。一個薄胎玉器都搞不定,我的座駕,也不配叫‘統治者’。各位,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