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被肢解的畫作(1 / 2)

極品撿漏王 有聊的魚 4258 字 7個月前

《女史箴》是晉朝名臣張華創作了一篇嘲諷賈皇後的辭賦,奉勸後妃修德養性,恪守婦道。

文中涉及一些著名女性的事跡,如漢元帝寵妃馮媛挺身擋熊,保護皇帝。班婕妤勸諫漢成帝不要貪戀女色,拒絕和皇帝同乘一輦等。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便以此為題材,創作了具有說教意義的《女史箴圖》。

雖然作品蘊涵了婦女應當遵守的道德信條,但是對上層婦女梳妝妝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繪,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貴族婦女的嬌柔與矜持。

無論身姿,儀態,服飾都合乎她們的身份和個性,更難能可貴的是《女史箴圖》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宮廷婦女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的婦女生活情景。

《女史箴圖》在結構與空間處理上,都已經非常成熟。畫麵每一段都相對獨立,且又前後照應。

在空間處理基本上是按主要人物,尊貴人物大,而次要人物和卑微人物小的原則,顯得稚拙而饒有畫意,體現了早期人物畫的風貌。

主題人物的塑造,也都能根據不同的內容,賦予各種不同的動作,人物的動態神情呼之欲出。

通過動作和表情的變化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無疑將兩漢以來的人物畫創作水平向前推進一大步。

《女史箴圖》是集教化與審美於一身的成功典範,並預示著華夏繪畫由重教化到重審美的轉型,在華夏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鎮國之寶,它當之無愧。

據老狐狸與師尊鐘良共同考證,《女史箴圖》創作時間大約在東晉太元五年至隆安四年南北朝時期,此圖保存在建康城。

根據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的記載,《女史箴圖》在唐朝貞觀十三年至十五年為皇宮收藏,此前可能因戰亂流落民間。

唐末大亂,《女史箴圖》再度流入民間,真跡從此消失。

是的,鎮國之寶《女史箴圖》從此消失於世間,再無蹤跡,渺無音訊。

這是華夏之殤,世界之殤。

後來繼續傳承的《女史箴圖》乃為唐代摹本。

北宋大觀元年,唐代摹本《女史箴圖》為劉有方所收藏。政和年間,《女史箴圖》被收入大內。

南宋時期,此圖藏在宮內,圖中有‘紹興’,‘內府圖書之印’等證據。

南宋末年,此圖為奸相賈似道私藏。

明朝時期,再度落入另一個奸相嚴嵩手中,後又被收藏家項墨林購得。

明末清初,《女史箴圖》為蘇省畫家張孝思擁有。

清朝時期,《女史箴圖》又幾經轉手,至乾隆年間,被宮廷收購,藏於紫禁城建福宮花園。

這幅畫作上題字蓋章太多,最多的自然是‘蓋章狂魔’乾隆皇帝印章了。

除了唐代摹本,《女史箴圖》還有一個宋代摹本。

唐代摹本後被慈禧太後轉移到頤和園收藏。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的英倫**目溜進頤和園,盜走了唐代摹本的《女史箴圖》,至今仍保存在大英倫博物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