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1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3614 字 9個月前

斐潛還待再勸勸蔡邕,卻被蔡邕所製止。

蔡邕說道:“汝未受漢粟,吾卻享漢祿。為人臣,忠君事,無需再勸。”——蔡邕的意思說是斐潛沒有拿過國家俸祿,而自己卻拿著國家的錢糧,所以作為臣子必須要忠於君主……

的確,作為漢代預備役郎官是沒有什麼俸祿的,斐潛因為一直以來都沒有被授予實職,所以至今沒有領過什麼俸祿。

蔡邕菜老頭子的思想很樸實,拿人錢財為人銷災,既然是國家大員,拿了漢朝的俸祿,就不能隻考慮自己的安危,該擔當的時候就需要擔當起來,否則就違背了一直以來的內心所遵循的信念。

蔡邕未必不知道留下來有風險,隻是有些事情必須做,否則就算是一時留得性命卻是一生內心的不安,就像他方才所舉的蘇武和李陵的例子一樣。

同樣是漢武帝時期的侍中,蘇武堅持自己的信念,而李陵卻在困難的局麵下放棄了,不能說這兩個人誰一定對一定錯,隻不過從最後李陵的詩歌所表達出來的意思來看,其實李陵投降之後雖然是活下來了,但也很痛苦。

蔡邕不願意委屈自己的心,哪怕是因此承受風險。

斐潛幾次想張口,卻不知道要從何說起,讓一個如此正直的老人,去違背他追尋了一生的信念?

蔡邕看著斐潛,和藹的笑笑,從書桌上拿起兩封書信,遞給了斐潛。

“此是?”斐潛有些疑惑,為什麼給我這兩封書信?

“汝尚有大好年華,無需陪吾在此枯守。吾早年與龐尚長、劉景升有舊,汝若至荊襄,可將此書信呈上。”蔡邕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輕描淡寫的說道,“北洛陽太學,南荊襄鹿門,此去不妨至鹿門與有德長者多多請教,與同齡俊才相互促進。汝需知學問之道,不進則退,雖說為師無法時時督促,但也不可懈怠,知否?”

斐潛離席而拜,鄭重承諾。

這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兩封書信,更是護身符,隻要是拿出來,就連荊州大佬劉表劉景升多少都會看在蔡邕顏麵上給予一些關照,蔡邕蔡老頭子是用自己的名聲為斐潛鋪路啊!

沒想到蔡邕不僅考慮斐潛的安危,就連離開洛陽後如何在學問上繼續前進這一點都考慮到了,作為老師做到如此的地步,讓斐潛真是頗為感動。

在後世彆說沒有血緣關係的老師了,有時候連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有了事情都不一定會幫忙……

蔡邕又說道:“汝且去吧,近日即可動身。為師此處,無需牽掛,就不與汝送行了。”說完又叫來管家,讓管家帶著斐潛去和蔡琰道彆。

斐潛見蔡邕確實是已經態度堅決,也不給自己再說什麼話的機會,也隻能在心中歎息一聲,對著蔡邕深深叩首,大禮參拜。

不談其他,單單是蔡邕能在自己未來有風險的情況下,仍然為弟子斐潛考慮,連下一步的去向已經是做了最好的安排,這份恩情值得讓人尊敬,所以斐潛行這個大禮是做的誠心實意。

蔡邕也沒有躲避,坐在那裡安受了斐潛的大禮,點點頭,微微笑著,讓斐潛跟著管家去和蔡琰道彆。

快走到書房的時候,斐潛遠遠看見蔡琰好像要準備撫琴,於是就停下了腳步,沒有再上前而是靜靜聆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