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潛看了看種劼。
種劼輕輕咳嗽一聲,然後拱手說道:『有百畝之田,所出足以食十人。今有五人焉,其國策之易也,足以養此五士矣。若口增二十,而田之所出,僅足以養十五,雖有經天緯地之才,亦難逃饑饉之苦,甚或餓殍遍野是也。雖有田增之術,然術增之有限,人增之無垠。民增故喜,然田非欲也,若田之不承,故可奈何之?』
斐潛點了點頭,『大祭酒所言甚是。』
『單以農而論,田畝之數有限,而人生之口益增,以有限之田畝產養驟增之人丁,自是不可也。』
『既有此問,理當解之。』
『那麼,何人可解?』斐潛環視一周,溫和笑道,『可是令農自解?畝產定數,口算歲增。故民匿生者,夭折嬰孩,以免口算。』
『故農之困頓,當士以解。』斐潛斬釘截鐵的說道,『然今山東之士,又是如何?唯知稅役而已。』
大漢賦稅粗糙,甚至可以說即便是到了後世,稅收製度依舊不儘如人意。原本應該是起到社會調節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稅收,結果呢?越有錢的越是逃稅避稅,而越是沒錢的,則是被各個環節當中轉嫁的稅收壓得喘不過氣來。
比如大米立減國的感謝藍莓稅,棉花糖稅,切麵包稅,熱湯稅,雕刻南瓜稅……
至於其他國家麼,嗯,咳咳……
『為求賦稅口算,必有嚴律。蠹吏上下其手,鄉紳巧奪民脂。』斐潛說道,『非田不足以養人也,乃政不足生民也。故民怨橫生,法令難行。下視上者鄙,上視下者賤,』
『是故,山東之賊,驅民而死,以戰而減口,此乃絕戶之術也,如當下河東之難。』
『常有聞大義之所謂,曰民之重也,然則待其政甚苛,豈非實視其如草芥乎?苟政失其道,民怨沸騰,國將不國。故,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今若有賊,以政之苛,害於百姓,是自絕於天子,自絕於大漢,自絕於天下也!』
沒錯,斐潛不想要再用什麼『清君側,救黎民,扶乾坤』等老掉牙的名義來進行戰爭,也不想要讓自己和老曹同學的爭鬥,淪為諸侯和諸侯之間的勾心鬥角,變成所謂的圈子競爭。
在斐潛早期,喊一喊這些口號,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這麼喊,如果說斐潛喊一個為什麼服務的口號,說不得當場就嚇攤一堆人……
而在當下就不一樣了。
很明顯,斐潛需要提出一個和山東道路完全不一樣的方向來,而類似於山東之輩喊的那些大義,斐潛就不能用,就算是勉強用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雖然說對於春秋無義戰,眾人已經有了共識,但是不能說就知道『無義』,便去裝出一副『大義』來掛在臉上。
就像是斐潛所說的那樣,如果單純的將所有封建王朝的矛盾,都指向土地,顯然是不對的。
人和地,本身就是一個纏繞而生的共同體。
因此人口問題,也不是一個單一的獨立的社會問題,而是與資源、環境、經濟發展、文化傳統等相融合的複雜問題。
人口不足或人口過剩,都會將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
一個國家應該有理想的人口密度和適度的人口規模,這種人口規模和人口密度是與本國土地和自然資源的稟賦、知識技術應用水平、工農業的生產能力、民眾撫養能力都相適應的,是屬於一個動態變化的範疇。
既然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範疇,就自然需要一個適合的國家製度,去進行調節和乾預的。
一個死板的政策,動不動就是祖宗之法,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而在此之下,國家製度的優劣,律法的差異,就體現出來了。
在大漢三四百年間,皇帝大臣難道不知道政令賦稅律法等等有問題麼?
知道的,但是既然百姓還沒到鬨騰的地步,因此就沒有必要去修正律法麼,實在不行拉三公出來道個歉,說一聲摩西挖開啊立馬塞恩,也不就算是了事了麼?
確實,隻要底層人民在可以活下去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去發動農民起義的。所以統治階級的相對反應遲緩,是可以理解的,反正隻要沒到最後一步,統治階級多半還覺得可以繼續讓百姓苦一苦,忍一忍。
但華夏整體的社會發展的根本是由華夏廣大的民眾所推動的,而不是由野心家決定的。所謂的『時勢造英雄』,其中的時勢,就是民意,而民意來源於就是最底層民眾最為渴望的那些事情,那些需求。
也就是說,最底層的百姓的生存狀況,才是最終決定了整個社會是否穩定。當基層百姓生存困難的時候,整個國家自然就是不平穩的,不安定的,這就是為什麼後世資本主義國家一旦出現了什麼問題,便是立刻給底層民眾發放福利券,以及類似相關舉措的原因。
這是人類在社會性下掩藏的自然性。
畢竟華夏封建王朝之中,可以將人口相對簡單的分為基層階層和統治階層。
當人口數量增長受到來自於環境抑製的時候,最先也是受抑製最厲害的是基層階層,而統治階層由於擁有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料,往往是不受多少影響的。這就使得tongzhi階層的人數比例在總人口數中驟然上升,而統治階級為了維持至少是之前的生活水平,就會想方設法的增加稅收,而基層階層的交稅負擔就會增大。
華夏既然從春秋就開始高喊以人為本,仁義道德,那麼此時此刻,何嘗不是將這些喊了許久的『正義』落到實處的一個機會?
即便是斐潛心中清楚,這種『正義』的保質期不能確定,但也終究是好過沒有。
在經過了種劼令狐惠等人,有意或是無意的詢問和烘托,斐潛也就將最後的結論說出……
『夫四民之業,乃國之基石。士以篤學立身,農以耕稼養命,工以技藝成器,商以通貨致富。四者各司其職,相生相養,共濟大漢之繁榮。』
『士者,國之棟也。讀書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非徒章句之儒,更應致用之才。故士不可不勉於學,以備朝堂社稷所需是也。』
『農者,國之本也。食為人天,農為食本。春播秋收,夏耘冬藏,粒粒皆辛苦。農人勤於田疇,使倉廩實而民心安,國運自可長久。』
『工者,國之巧也。匠心獨運,技藝精湛。鍛鐵為兵,築土為城,造舟車以利交通。工者之技,不僅為民生之便,亦為國家筋骨之強是也。』
『商者,國之脈也。賈以誠信,販以公道。商旅往來,貨物流通,財富彙聚。商者之道,能令四方之物,各得其所,亦使國家富足,血脈通流。』
『四民之業,各有所長,各有所專。時代變遷,物換星移,四民亦當隨時而變,應勢而生。是故,四民之分,乃職責不同,非有上下之彆,亦無高低貴賤之分。取子之能,展子之才,以職利民,以能興邦,故為官者,采四民之所長,通四民之所職,以四民之所製,養四民之所生,以興邦國,以福黎民。』
眾人神態各異,有欣慰者,讚歎者,也有疑慮者,遲疑者,同樣的也有低著頭,似乎不願意讓人看見其表情者。
斐潛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昔者,堯舜禹湯之世,道德昭顯,仁政流行。為政之人,以道立身,以德治國,堅守本心,不為世俗所搖。是以四海之內,風調雨順,萬民安居樂業,和氣融融。』
『是故,執政當守山。山者,性善之所在,天理之根柢。持此心者,可以正己,可以化人,可以安社稷,可以寧百姓。』
『執政當通衢。衢者,天下之往來,八荒之所向。持此意者,心之所至,大漢為疆,天塹化通途,險峻若平川!』
『執政當有道。道者,不為利欲動,不為權勢惑,持此道者,無我無私,公平正直,承前而啟後,鑄千秋功業!』
『然則,守山通衢有道,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需諸君共勉,同心協力,始能臻此天下泰和之境。如是,州郡太平,百姓安樂,四海一家,共享大漢之福!』
『今有賊,失其山,斷其衢,亂其道!驅百姓如豚犬,陷社稷如兒戲!內無統四民之製,外無禦戎胡之法!唯知貪奪民賦,苦征民役,盤踞高位,以害國邦!此乃大漢之禍端!』
『一身禍福,介在毫芒,千古勳名,爭之頃刻!須知順逆有大體,千秋可定名!當此討賊革逆,除惡政,興漢製,定國邦,靖四海八荒!』
『布告海內,鹹使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