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敏麵容懇切的對著斐潛說道:“夫子曾言,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富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今天下大義在側,焉能避禍而舍義也?子淵,此事汝略失之矣!”
斐敏的意思自然是說君子是要以義為先,尤其是又強調了勇字,言下之意就是斐潛既沒有做到義,也沒有做到勇……
而且斐敏後麵的話就多少有些指責的意味了,是告訴斐潛不能光追求富貴,而失去了道義,縱然有禍也應該迎頭而上,而不是避讓一旁……
更何況這還不一定是禍事!
說道最後,斐敏都有些帶上點恨鐵不成鋼的口吻,惋惜之色溢於言表。
斐潛竟然無言以對,隻能是唯唯稱是。
還能再說什麼?
且不說斐敏是家主,就但說他還是自己的長輩,而長輩有些看法,說一些意見和教導,難道還能頂回去?
若斐潛真的這樣做了,雖然不至於犯下什麼大逆不道的罪名,但是這個名聲麼,難免會有多了一個狂妄無禮的後綴……
漢代非常注重孝道,甚至有一些在後代看起來似乎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而在如今漢代,卻是自然不過,並且還會被世人所稱頌。其最關鍵原因是朝廷官員的選拔製度就是舉孝廉,孝字當先,孝道是朝廷大力宣揚的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而廉甚至還在孝之後。
漢恒帝時期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有一個遵從孝道的人叫做趙谘,某一日遇到強盜來家裡搶劫,趙谘為了不打擾驚嚇到生病的八十老母,不但主動請盜賊吃飯,並且表示,除了給老娘留下一點衣服和口糧之外,其他的妻子兒女錢財物品,盜賊隨便挑,愛拿什麼就拿什麼,自己絕不阻攔……
如此一來,搞得強盜們都差點神經失常,強盜頭子當即感歎說這樣的孝子自己怎麼能夠下的去手呢?
於是強盜便什麼都沒有拿便離去了,而趙谘卻覺得讓賊人空手而回實在是過意不去,便取了錢財去追趕強盜……
先不管這件事情是真是假,但是在漢代卻被很多人所稱讚和傳頌,可見對於孝道一事人們有多麼的看重。
因此先不論今日斐敏所說的那些話語,到底是有沒有道理,若是斐潛膽敢頂撞和反駁,那麼不孝的這個稱號斐潛一定是逃不的了……
所以,斐潛也是隻能恭恭敬敬的表示虛心接受斐敏的教誨,承認錯誤……
但是和斐敏談話,談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顯然是已經無法繼續和斐敏去溝通什麼事情了,斐潛最終也是隻能找了個借口,向斐敏告退。
站在斐家府邸之外,斐潛不由得微微的歎息一聲,雖然自己和斐家原本就聯係不是很密切,但是如今急需力量的時候卻得不到家族的支持……
雖然說起來或許是還能找到一些機會和斐敏再次的溝通,但是也或許時過境遷……
為之奈何!
就這樣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