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覬恭恭敬敬的送走一位老者,轉過頭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臉的陰沉。
自從斐潛要征調糧草之事被傳出來之後,衛覬已經接待了五六次的客人了,到了方才就連自家的長老級彆的一位族叔也出動了。
漢代軍隊糧草這一塊主要來源就有兩塊,一個是由國民固定繳納的“諸賦”,還有一個是由駐地民眾額外攤派的“調”。
依照漢律,邊防軍對本善的兵餉標準是比一般的郡兵要高上兩成到三成的,並且對於邊防軍隊,因為長途運輸糧草的不方便性,因此大多數時候,朝廷是鼓勵邊防軍隊的糧草直接在周邊郡縣自行解決的。
意思就是減少朝廷配發“諸賦”當中的糧草數量,增加支付的錢財量,然後依靠對於駐軍周邊郡縣的“調”,以及當地的采買來支持邊軍的糧草供給。
“調”不是無限製的,首先,隻有在“諸賦”不足之時才能“調”,而且“調”的數量不能超過“諸賦”三分一,而且“調”的次數一年內不得超過兩次,兩次之間的間隔不得少於半年。
護匈奴中郎將職權非常的大,擁節,官秩比兩千石,督幽並涼三州及度遼、烏恒二營,其地位在度遼將軍、烏恒校尉之上,可以說整個北方防線,護匈奴中郎將都有權管轄、督行。因此,護匈奴中郎將的常置兵士編製是一萬二千人左右,若有戰時,還會再行增加。
護匈奴中郎將下轄五個部,每一個部由校尉或是軍司馬統領,這些中郎將之下的校尉或軍司馬,官秩為比一千石,每部大概是一千五百人至二千人左右。
斐潛有一個官職是“護匈奴中郎將彆部司馬”,就是這個級彆,但是因為多了“彆部”兩個字,意思就是獨立在護匈奴中郎將之下的另外一支部隊,受護匈奴中郎將管轄,但是可以不必事事稟報,擁有單獨的軍事權、財政權。
現在斐潛就駐紮在河東郡,那麼河東郡就是現在這個“護匈奴中郎將彆部司馬”的駐地,自然必須承擔起“調”糧草的責任。
再加上曆年來並州糧草基本上都儀仗司隸輸入,最主要的兩個來源就是弘農郡和河東郡,朝廷也因此減免了原本河東郡和弘農郡要上交中央財政的一部分賦稅。
但問題是,自從中平元年開始,上郡就僑治了,而在此期間,原本是河東郡應該支付給上郡的糧草就中斷了,但是朝廷減免的這一塊卻因為黃巾之亂,接著就是靈帝重病等等一係列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人調整,河東郡也就樂得當作是忘了這一個事情。
而現在,斐潛根據蔡邕提供的資料,計算出從中平元年至今,河東郡應該給付給上郡的,然後再加上需要支付給“護匈奴中郎將彆部司馬”的,總數高達三百八十一萬石糧草的清單交給盧常的時候,就像一顆深水炸彈,一下子就炸得這些躲在一旁看戲的人坐不住了。
雖然眾人大都是明白斐潛此舉多半是在嚇唬人,但是萬一斐潛被逼急了呢?這一口狠的,咬到誰頭上也受不了啊!
況且那一天斐潛帶著兵甲在安邑一日遊,那兵強馬壯的架勢,就算是一個對軍事完全都不懂的人,都知道如今斐潛手下的不是一堆雜兵,真要把斐潛惹毛了,帶著兵堵到莊子門口討要糧草,是給還是不給?
就算是縮在莊子內躲著不理會,斐潛不見得會攻打莊寨,但是在莊子外麵的那些田地上的青苗呢?是不是還需要派人出去打理?要知道耽誤了一時可就要耽誤一年啊!
最主要的是,在河東的這些大小士族都看明白了,這就是你衛覬要找斐潛的茬,然後斐潛才反擊的,現在就連衛氏中的旁支族叔都出麵了,意思就是很簡單,你衛覬想要解決什麼恩怨我們不管,但是彆把我們拖下水啊!
況且斐潛原先的意思是要用錢財采買的,誰會跟錢財過不去啊?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