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零章 長城上的旗幟(2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3492 字 10個月前

後世斐潛也曾經一度可憐孟薑女,甚至覺得能哭倒長城的必然也是一項相當不錯的音波類的特殊攻擊手段,但是在漢代,斐潛卻慢慢的覺得,長城,並不像後世他所認為的那樣,隻是用來防禦的一個手段……

後世大部分人,甚至包括斐潛,原先都以為秦朝修建長城是一個暴政,是壓迫殘骸百姓,強征勞役的重要標誌體現,但是實際上,斐潛在漢代查看到一些資料,甚至包括漢代人自己編撰的《史記》、《漢書》當中都均稱,自雲中至遼東,乃各郡郡守之事……

也就是說,秦始皇並沒有像後世斐潛所認知的那樣發動全國的勞役修建長城,而是僅僅依靠當地郡守來負責,而且該區原有趙築與燕築的長城,各郡郡守不過使用當地駐軍加以修葺而已。

至於記載當中,蒙恬帶領所修建的為由榆中經高闕至雲中的一段,而這一段也有趙築長城,蒙恬隻是加以修葺,工程量並不是十分巨大。

況且從記載上看,蒙恬新建長城,也是以據點式的城亭工事為主,並非延袤一線式的長城。更何況當時蒙恬統帥有30萬大軍,乃是蓄勢北伐匈奴攻擊勢態,因始皇駕崩而付之東流……

中國自古的邊患,常從北方而來。所以曆代長城的作用,不僅保衛了國家的安全,而且維護了中國的文化。因為北方地勢平坦,大漠一望無邊,敵軍騎兵,隨地可以出沒。所以隻有靠此項連續不斷的偉大工事,才能“限胡馬之足”。但是長城並不專是為防守的,同時它也是準備進攻的基地。在長城以內可以練兵屯糧和聚積一切軍事物資。若是沒有長城在後方掩護,那秦漢以來若乾次大出塞的軍事行動,尤其是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諸名將的出塞,便不可能。

因此,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遊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並非單獨隻是為了龜縮防禦而已。

更重要的是,正是有了長城,才有了華夏之人才有了國境線這個概念,也才有了領土的意識……

“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胡人來,就要揍,就算是紛爭不斷的戰國時期,也是秦趙燕三國都奉行的理念……

斐潛看向了於夫羅,看著他明顯憔悴了不少的麵容,笑了笑說道:“單於,彆來無恙乎?”

於夫羅張了張嘴,卻沒有立刻答話,而是沉默了。

片刻之後,於夫羅站起生,先是向著斐潛微微一點頭,然後轉身對自己手下的一個護衛示意……

那名護衛從背上解下一柄戰刀,將刀高高的捧過頭頂,走到了城牆上,麵對著斐潛和於夫羅,跪拜在地。

於夫羅對著斐潛說道:“中郎……本王……我……一時貪念……還望中郎海涵……”

言畢,於夫羅彎下了腰,低下了頭,向著斐潛行了一個深深的的撫胸禮。

一時間,山間的風呼嘯而過,吹過了舊長城,吹拂著斐潛的戰袍飄揚,也吹得斐潛身側樹立的那杆三色旗幟,在舊長城頂端呼啦啦的響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