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1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8223 字 9個月前

大漢太興四年七月。

一道詔令無聲無息的從許縣發出,罷夏侯惇建武將軍之位,又言魯恭王之後劉琦,聰明敏慧,可擔大任,嗣成武侯之爵。

說是無聲無息,因為這個詔令隻是給了劉琦,另外一個方麵是即便是在朝堂之上宣布了,也不會昭告天下,更不會立刻派個什麼黃門宦官,一路奔去荊州,護送劉琦上位,亦或是捉拿夏侯惇入獄。

說白了,就是一紙空文,有人願意承認這張紙,這個詔令就有效,沒有人承認,這個詔令就連擦屁股都嫌棄。

對於這樣的事實,大漢天子劉協也是很無奈,但是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大漢天子其實從漢武帝之後,就已經可以說一代不如一代了,其中也有皇帝本身的原因,另外也有士族世家地方豪強有意為之的原因,積累到了現在,即便是劉協有三頭六臂,也未必能改動得了。

如此安排,似乎有些突然,又似乎是水到渠成。一紙詔書,便是將荊州的這一番生死變成了一場鬨劇,或許便隻有身處其中之人,才會深切的感受到了其中的荒謬和可笑。

讓天下太平的這種善良的願望,劉協也不是沒有,但是這個世道,很明顯的是如果僅有善良而沒有權柄,那麼善良要麼成為一種負擔,要麼就會吸引來一群餓狼。

就像是拉麵哥,他的善良讓眾多的吸血蟲聞到了,便是蜂擁而至,附著其上直至將其吸乾吃死,才會掉落下來然後去尋找下一個的目標。

如今在豫州,許縣之內的其他官吏,大小士族,基本上來說是不怎麼關心所謂的『建武將軍』,又或是『成武侯』究竟能不能落到實處,他們隻是關注眼下的利益,這堵到了門上的太史慈什麼時候才會走。

沒錯,這一封的詔書,也是給太史慈看得。

太史慈不是護送劉琦來討個公道麼,現在這個『公道』不就是給了麼?那麼太史慈就哪裡來的回哪裡去,然後大家都可以笑嗬嗬的繼續喝酒吃肉了……

至於荊州的人是死是活,這一場荊州的戰事究竟會給整個大漢帶來什麼樣的深淵影響,在許縣的士族子弟基本上沒有多少人會去考慮,他們更關心的是曹老板之前的允諾能不能兌現,各人的升官發財有沒有落到實處,然後職位變動之後會不會給自己的家族帶來什麼勢力的此消彼長,哪些熱灶要趕緊燒,哪些冷灶卻也不能放過。

這些林林總總的事情,就夠讓人上頭了,若是還加上一個太史慈在一旁不停的攪和,那還不讓人瘋了都?

所以,在這些士族子弟心中,每日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上蒼祈禱,那個什麼太史慈,還是早些滾……早些回去罷!

當然也有些人會左邊看看斐潛,右邊看看曹操,捏著自家的小籌碼,自顧自憐,覺得現在各派消長,水實在是太深,實在是看不清楚,一時間也不好下注。不過麼,下注不敢,表麵文章自然是可以做一做的,歌功頌德總是不會錯的,不好說夏侯惇什麼,但是可以稱讚天子啊,至少這個長幼有序沒錯吧?

至於許縣之中的百姓,關注點也不在這些事物上,畢竟對於這些人來說,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最為重要的事項,一邊煩憂著這日日攀升的物價什麼時候能降下來,一邊期盼著臨近的秋收能夠多收獲一些,是在是沒有心力去考慮其他事情了。

整個大漢天下,恐怕劉協是最希望這一封詔書是有效力的,也是最希望大漢是有規矩的,能守規矩的,但是現在的他,既沒有辦法製定規矩,也沒有辦法讓彆人遵守規矩……

人總是如此,隻有缺少的時候才會珍惜。

就像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錢。

劉協此人,也不是全然毫無能力,整日混吃等死之輩,他陰錯陽差之下成為了大漢天子,出身尊貴,雖說經曆了一些苦痛,但是距離通曉民生還差得很遠,這也是大多數皇帝的通病,也不能因此就單獨指責劉協。

許縣眾臣麼,有對劉協心中存有期盼的,但是大多數都是對於劉協淡漠不關心的,畢竟不管朝中變動,劉協大多數時間都拿不出什麼主意來,更不用說主導事件的發展,至於皇權更是廢弛,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的力量,這是大漢多少年來的積弊使然,同樣也不能算是劉協一個人的責任。

若是劉協願意沉淪,說不定他開心,彆人也開心,但是問題是劉協放不下,放不下他父親生前在他耳邊念叨的那些事情,也放不下他在太廟當中痛苦的哭泣,所以他想要做一些什麼事情,可是越做一些事情,便是越是迷惑,甚至完全不懂。

就像是這一次的詔令,原本劉協以為,這樣下達了詔令之後,必然會引起一大堆的議論,有可能有讚成的,但是想必更多是反對的,所以劉協甚至準備好了斥駁的言辭,還有小本本,準備一個個的先罵一頓,然後再記下來。

子承父業,長幼有序,這是大漢倫常,這是家業基礎,有哪個來辯?

結果就像是惡狠狠一拳砸了個空,差點手臂脫臼,根本就沒有人對於這個詔令有什麼意見,甚至是視之不見。

劉協自然覺得很是費解,派了小黃門前追後堵,終於將劉曄給堵住了,提溜到了皇宮大殿來……

劉協看著一臉愁容的劉曄,溫和的笑道:『愛卿勞苦,這身子還好些了麼?』之前劉曄全數用病遁,好不容易抓住了,出口惡氣先。

劉曄苦笑,拜見道:『多謝陛下關懷,在下自家身子自家知道,要好全麼……怕是難了……隻是陛下恩重如山,在下這殘軀便是在世一日,就得報陛下天高地厚之恩一天……陛下這次喚在下來,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隻要在下掙紮得動,總要為陛下分憂一二……』

原先以劉曄的身份地位,也不至於在劉協麵前如此卑躬屈膝的樣子,但不管是從哪個方麵來說,和劉協走得太近總就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畢竟以劉曄的聰慧,多少也能猜到若是要跟劉協這個隊友打排位,怕是不那麼靠譜的……

可是被堵住了,總歸不能甩手就走,所以也是無奈,隻能是見招拆招,順便看看劉協究竟有沒有成長一些,才好做些計較。

劉曄言外之意,劉協多少也能聽出來一些,笑容頓時有些凝固起來,想發火罷,劉曄所言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而且若是真發火了,說不得還正中了劉曄下懷,讓他可以就此又逃脫了去。

劉協笑笑,就當做聽不懂,『愛卿國之棟梁,果然是名不虛傳……今日煩勞愛卿前來,便是有一事不明,煩勞愛卿指點……昔日晉人歸楚公子穀臣與連尹襄老之屍於楚,以求知罃。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此舉,為公乎,為私乎?』

劉曄一愣,抬起了頭。

光線從大殿之外照了進來,蕩漾在大殿之內的輕紗上,投射在寶座周邊,也柔和的襯托出劉協已經有些胡須的麵龐……

公元前597年,晉、楚邲之戰,結果晉敗楚勝。知罃是晉軍主帥荀林父的侄子,他的父親荀首時任下軍大夫,他就在荀首帳下服役。結果晉軍內部眾將不和,知罃意外被俘,當時荀首為救兒子,退兵後帶人闖入楚軍,射殺了楚國貴族襄老,又叫連尹襄老,連尹是官名,有說法是射官,還俘虜了楚公子穀臣,但沒救回兒子。

一個是晉國權勢家族的公子,另一個是楚國的王室公子和已去世的連尹襄老,兩者所俘之人的級彆來看,看起來並不『等價』,或因如此,雙方近十年沒有換俘。

擊敗了晉國,一洗晉楚城濮之戰失利之恥的楚莊公在這期間也如魚得水,從服鄭、再到服宋、最後聯齊製晉,晉國反而被中原諸國孤立了。所以,雖然公子穀臣雖然還留在晉國受罪,其心情應該比在楚國知罃舒暢得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並不完全『等價』的請求被提出來,然後雙方同意交換俘虜。

然後發生了在曆史上非常有趣的問答……

而現在,劉協提出的這個問題,也非常的有趣,『有趣』到了劉曄需要重新審視一下劉協的程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