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潛一一點頭應下。
年少的時候,往往聽見大道理心中就煩躁,甚至會有些厭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發現這些大道理若是能夠早一些明白,並且用到實處,將是對於整個人生發展有及其大的幫助,然後才會恍然自己年少之時的煩悶,並非是不知道這些大道理的好處,而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怎樣去用……
而龐德公,無疑在這個方麵上,領先了許多人。
斐潛依舊記得當年在鹿山之下,龐德公是怎樣引導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然後就甩手不管,當然,這或許也是漢代士族子弟常用的教導方式,與後世的那種教育模式各有優劣。
斐潛當下在軍隊之中,在平民之處推行的規模化的填鴨式的教育,其實就像是後世的一個翻板,這兩種原本不存在同一個空間的教育模式,在當下大漢碰撞在了一起,就連斐潛也不清楚究竟未來會不會產生一些化學變化出來。
『汝之道……』龐德公忽然有些感慨,『昔日初聞之時,實不相瞞,多少覺得有些好高騖遠……如今不曾想汝竟實行之,成效亦是斐然……著實令吾心甚慰……甚慰啊……隻不過,這條道,依舊難行……切切不可大意!』
斐潛拱手應答:『唯,弟子當尊師傅教誨。』
龐德公畢竟年歲大了,雖然說和斐潛交談頗為歡愉,但是時間一長精神就有些支撐不住,然後多少有一些萎靡起來。
『還有一事……』斐潛忽然之間有些猶豫,他原本以為龐德公的身體應該還可以,所以計劃之中是要和黃承彥一同前往關中去的,但是現在看起來,卻有些問題。
許多老人喜歡安穩安定一些的生活環境,並非是這些老人不想去看什麼大好河山啊,去遊覽什麼美麗景色啊,往往是因為身體條件不允許,尤其是一般的民眾,即便是有一些餘錢在手邊,年輕時候的拚命勞作所造成的肌體損傷,到了年老的時候便發作出來,甚至會導致行動不便,再這樣的條件之下,又怎麼可能有遊玩的心思?
龐德公就是如此,眼下的龐德公衰老,身上又有關節問題,說不得還有些其他的病症,這從宛城到關中雖然對於斐潛等青年中年人來說不算是什麼,但是對於龐德公這樣的老年人來說,萬一有個什麼水土不服感冒發燒,甚至有可能會喪命!
可問題是將龐德公留在宛城,又不是很妥當。像是當下這樣的機會,幾乎不再可能,也就是說斐潛將來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會再來宛城了,也就無法保證說沿途的安全性,而且龐德公的年齡越大,就越不方便遷移。
龐德公有些渾濁的眼睛看著斐潛,然後笑了,『子淵無須多慮……老朽生於荊襄,便老於峴山……此便是再妙不過……承彥可去關中,此乃應有之意……然老朽已是不良於行,若是長途遷徙,恐為非命亦!倒不如就於此地,老吾之命,倒也甚美也!』
『且去!且去!勿須掛念老朽!』龐德公開始驅趕斐潛,『子淵需知,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如此,可也!去吧!去罷!』
說完了,龐德公便是閉上眼裝睡,不再理會斐潛。
斐潛無奈,最終沉默了片刻,然後上前給龐德公叩首再拜而出。
龐德公所居住的地方自然環境優雅,若是春夏之時,池塘聽蛙,鬆林聞禪,可見紅花綠草,但是現在進入深秋,隻見黃紅落葉紛紛。
斐潛走了出來,然後微微歎了口氣。
以龐德公如今的聲望,自然基本上就是整個士林子弟大儒之中的製高點,若是真能到長安之中,必然對於斐潛下一步整合儒家有莫大的幫助。在某些場合之下,龐德公能出麵說一句話,比斐潛說一百句都管用。
隻可惜……
但是想一想當下龐德公的身體狀況,確實是不適合長途跋涉。
無奈之下,斐潛也隻能是放棄了原本的計劃……
另外,斐潛寫了封手令,調在築陽的百醫館醫師華佗前來宛城,給龐德公診治一二,或許稍微可以緩解一些龐德公現在所承受的那些疼痛。
斐潛自己的左肩,在長期的軍旅生活之中,也是受了風濕,一到天氣人冷熱變化,左肩便是酸脹疼痛,若是華佗能開發出針對於風濕的針灸之法,一方麵可以緩解龐德公的病痛,另外一方麵或許也可以在將來給斐潛自己醫治。
龐山民走了過來,拱手說道:『將軍,宴會之事已經備好了……』
龐山民經過了這一次的戰鬥,也負了一些傷,所幸並不重。生死之間乃大恐怖,這句話真是一點都沒有錯,經過了生死之後的龐山民,多了幾分的堅毅,少了幾分的柔弱,就像是鋼胚裡麵的雜質被敲打錘煉出去一般。
斐潛點了點頭,然後和龐山民一同轉向到了宛城校場。
校場寬大,四四方方。
周邊早就已經收拾乾淨,完全沒有了戰爭遺留下來的痕跡,道路和石板上顯然都清掃過,沒有多少的塵灰。護衛的兵卒也是盔甲明亮,井然有序。
從昨日開始,龐山民就開始準備這一次的宴會。斐潛要宴請在宛城之中的這些大小商戶。不管怎麼說,驃騎之宴,當然不可能隨意了事,牛羊是至少需要準備的,還要各式的蔬菜瓜果等等,然後酒水也是要有一些,這些東西若是平常來說自然不算是什麼問題,但是在宛城之戰剛打完,要備齊還是有些難度的。
所幸宛城原本商貿產業就非常豐富,這一次被圍城的時間也不算是太長,物資雖說比之前有所短缺,但也還有一些……
畢竟是驃騎所需,城中商戶除非真的沒有,否則怎樣也會勻一些出來的。
校場之中,大部分受到邀請的商戶已經是早早就來了,正坐在校場之中,或是跟相識的打招呼,或是三三兩兩聚集一處閒聊。恍惚之間似乎宛城之戰當中被包圍的那種絕望已經煙消雲散,如今便是雨收天晴,風輕雲淡一般。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食物的品種和質量的局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宴會更多的是偏向於功能性,也就是溝通上下,體察民生的方式,在宴會當中談一些事情,或許便是從哪個時候形成的一種習慣。
到了漢代當下,華夏之民對於自然界之中動、植物的認識和利用的水平,不管是食物品種還是整體數量都遠遠超過了春秋戰國之時,於是乎宴會便真正的具備了雙重性質,甚至更偏重於娛樂性。
在校場邊上的有原本屬於軍中的樂師,現在也被調用,在一旁舒緩的鳴奏一些民間雜曲,更是增添了幾分的歡快氣息。
『驃騎將軍宴請吾等,卻是為何?』
『這……小弟如何能知?莫非趙兄知曉其中奧妙?』
『哎!愚兄哪裡知道……』
『或是又要征調貨物?』
『不會吧……驃騎口碑向來不差,未曾有此等之事……』
『可是萬一有些變化……』
『啊?這個……』
在場的商戶在沒見到斐潛出現之前,心中多數便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等到掌燈時分,篝火和燈火交相輝映的時候,才有一隊兵卒緩緩而來,頓時便令校場之中的商戶紛紛各自落座,靜靜等待。
倒也不是驃騎斐潛要特意擺什麼架子,而是這是必須的一種模式。
隨著眾商戶屏息以待,在校場大門之處,總於是顯露出了驃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