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皺著眉,輕聲低語。
他在成都的時候,跟在徐庶身邊,深刻體會到了川蜀這一帶的治理不易。
而這最重要矛盾點,就是夷人,而斐潛和徐庶製定的策略,就是『以商推教,以教化人』。
南中一帶,是重要的中轉站。這不僅是在漢代,甚至在後世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如此。大量的蜀地物產特彆是生絲、蜀錦都是通過永昌西行到達八莫、密支那等地,到達雪區,再到身毒巴特那,然後再經大夏輾轉輸出到歐洲去,這是陸上茶馬古道道路。
另外還可以從永昌到交趾,到達日南,可直達印度洋出海,遠至西亞及歐洲,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這個重要的轉運節點作用,甚至持續到了二戰。所以在南中做生意當官,富的人是真的富,據稱有『為官一任,富及十世』的說法,就可見一斑了。
但是同樣的,窮的人,是真的窮。
巨大的貧富差距,導致了西南地區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貧窮和愚昧,總是相互扯後腿的好兄弟。就像是曆史上的南中叛亂,實際上那些夷人蜂擁而至,就是因為相信了雍闓當時的鬼話。雍闓讓人編造謊言,說是『官欲得烏狗三百頭,膺前儘黑,蟎腦三鬥,斫木構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
謠言說是官府向南中征要黑狗三百頭,連胸前的毛都得是黑的;蟎腦則是指瑪瑙,要三鬥;斫木就是被砍伐的大樹,雲南雖然山多林密,但大部分樹木頂多長到兩丈高,三丈那要算是神樹了,哪裡去找來三千根?結果就編了這麼一個根本不靠譜的段子,就成功哄騙夷人造反了,足可見當時漢人在夷人當中的作態確實不怎麼樣,另外一方麵則是夷人也確實是沒什麼腦子,一被扇動就激動得不行。
或許一部分夷人也並不相信這些謠言,隻是為了零元購?反正都是那麼窮,於其窮到死,不如搏一把?
所以,要穩定,就是要穩定『中產階級』。『中產階級』這個詞彙,諸葛亮當然不懂,但是換成另外的一個大神說的話,諸葛亮就自然能夠理解了,『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諸葛從事,人都到齊了……』堂下的兵卒走上前來,稟報道。
諸葛亮的目光從地圖上收了回來,微微笑了笑,正了正衣冠,便是踏步而出,繞過了回廊,然後在兵卒高聲唱名之中,走進了廳堂之內,麵對眾人七嘴八舌的致禮和問候,團團一拱手表示回禮,然後再伸出一手,示意請眾人落座。
經過一係列的曆練,諸葛亮也褪去了一些青澀,逐漸的走向了成熟,他微笑著,目光清亮,純正得宛如明珠,漆黑的眼童之內似乎可以映射出世間的一切。
『諸位既然至此,想必也是各家翹楚,得了首肯,能替本家族做主之人……』諸葛亮微微的笑著,不緊不慢的說著話,就像是在田埂裡麵揮舞著鋤頭,至於是種莊稼,還是刨坑,那就不好說了,『若是諸位之中有不能主事者,可速去,換能主事之人前來……』
《一劍獨尊》
眾人起初看著諸葛亮年輕,表麵上雖說對於諸葛亮禮節周到表示注重,但是心中未免沒有幾分看輕,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結果猛然間聽得諸葛亮如此一說,頓時都有些忐忑起來,一些能在家族裡麵說上話的倒也沒什麼,但是那些家族之中略有些看輕諸葛亮的,就自然是沒有派遣重要的人員前來。
『這個……諸葛從事,』孟氏的孟獲有些陪著笑說道,『不知有何要事,可否先透露些許,吾等也好稟明家族長輩……』
諸葛亮微微偏了一下頭,看了孟獲一眼,『這位是……』
『在下是孟氏,乃平虜校尉族弟,帳下督也。』孟獲拱手說道。若是在三國演義當中,孟獲名頭是比孟琰大,可是在當下之中,孟琰的身份比孟獲大,孟琰因為上一次建寧事件積攢功勳得封校尉,而孟獲毛都沒有撈到一根,或許有一根?如今在孟琰手下打雜,好聽一些,叫做『帳下督』。
諸葛亮微微點頭笑道:『原來是孟兄……不過,亮倒是有些奇怪,難不成之前,亮所發文之中,沒有標明此次乃商議南中大事,確定十年大計而聚會之?莫非亮這行文,有何言語不明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眾人各自交換眼神。
當然不是諸葛亮之前的行文有什麼問題,而是南中大族已經是散漫慣了,若是徐庶親來,這些人當然會重視起來,隻是來了一個諸葛亮,這些南中各姓又沒有辦法爬上曆史巨人的肩膀去看,自然是免不了略有一些怠慢。
爨立穿著一身充滿了夷人味道的衣袍,在袖口和領口位置有繁雜的紋飾,連著他臉上和手上露出來的紋身,構建出略有些粗獷的氣息,『那個什麼從事,你有什麼事情,就直接說,若是我們能做主,我們就做主,我們不能做主的,就給你找一個能做主的就是!』
眾人見有爨立帶頭,便是紛紛應是,一時之間廳堂之內七嘴八舌,嘈雜不安。
諸葛亮也不急,隻是微笑著看著,目光清亮,就像是看見了什麼有意思的情景一樣,又像是在看著一群猴戲。
片刻之後,廳堂之內眾人漸漸沉寂下來。
諸葛亮看著這些人,神情泰然,心中卻在想著從成都來的時候,徐庶的叮囑。
徐庶表示,南中的人口其實比成都一帶還要更多,當年孝恒帝時期,曾經進行人口普查,當時南中永昌便是全大漢人口第二大郡了……
這確實讓諸葛亮有些意外,但是看到了徐庶拿出的數據之後,諸葛亮也沉默了很久。
桓帝永壽三年永昌郡是全國第二大郡,人口達到189萬,僅次於南陽郡的243萬。然而在永昌郡邊上的建寧,人口卻隻有可憐的十一萬。
永昌郡雖然要比建寧郡大一些,但人口不至於差這麼多,可以肯定的是,11萬這個數字隻是漢人的人口,並不包括當地夷人。
當然,可以有理由說是因為戰亂減少了人口雲雲,但是實際上,不管是之前的黃巾之亂也好,還是劉焉劉章,以至於後麵的斐潛入川,主要的戰場都是集中再川北一帶,和南中關係並不大。唯獨一次建寧之戰,死傷的也是雍氏和高定的幾個部落,其餘的人口並不可能因此就大幅度的銳減。
諸葛亮所不知道的,是曆史上劉備入川之後,統計川蜀人口,便是隻有可憐的94萬了,即便到了蜀漢亡國的時候,益州豪強們上報的人口數字仍隻有可憐的98萬……
曆史上諸葛亮和薑維的幾度北伐,戰爭所需所用的年度的賦稅,攤派的勞役,征調的加稅,都是攤派到了這不到百萬的『在冊人口』身上,所以到了蜀漢後期,是真的不想打了,打不動了。
山林之中的夷人,是近乎於不用交稅的。
依附於豪強的傭客,也同樣是不用繳納賦稅的。
所以,諸葛亮在曆史上沒有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是他在內政策略上的一個很大的失誤,當然,在那個年代,或許不僅僅是諸葛亮,是整個天下都認為這樣的賦稅政策是正確的……
而現在,在驃騎大將軍斐潛的影響之下,徐庶諸葛亮等人,就開始覺得原本漢代的賦稅策略,人口編冊的方式有些問題了。
不是漢人,就教化成為漢人,那有世世代代都讓其遊離在外的道理?大漢三四百年了,結果這些夷人依舊不能心向大漢,這是誰的錯?
無疑,在川蜀之地,以及在川蜀周邊的地帶,漢人占據少數,夷人氐人羌人賨人等等少數民族占據多數,賦稅的不均衡和勞役攤派上的不均等,極容易引起民族部落之間的矛盾。一刀切的政策,那可是華夏優良傳統,死板和僵化的執行者,往往就會在處理某件小事之後,點燃引爆更大的雷。
教化,才是根本,是要讓這些人主動被華夏的漢文化所吸引,而不是畏懼漢文化,遠離漢文明。
成都的學宮,隻是一個開始。
諸葛亮的目光炯炯有神,笑容親切,『亮奉驃騎之令,特為南中百年福祉而來!如今南中百姓,多困於蟲豸虎豹,山林狹隘,道路不暢!生者未能順長,壯者困於病患,老弱未能得養!驃騎仁慈,知南中百姓之苦,徹夜難寐輾轉反側,故遣亮前來,為南中百姓分憂,興貼補民生之策,旺地方商貿之法是也!』
眾人一開始聽著,起初還沒有什麼,可是越聽便是越發的伸長了脖子,直起腰,就像是一隻隻被香蕉或是芭樂吸引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