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3章百年土著無長進,流亡比景終得赦(2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8946 字 9個月前

這一切都使得劉備心有餘而力不足。

雖然初步設立了一些學堂,把那些從中原逃亡出來的百姓,與比較漢化程度高一些的土著,儘可能的轉化成為工匠,變成劉備治下的戶籍,但是成效並不能算快,缺口依舊明顯。

從黃巾之亂開始,中原戰事頻起,就不斷有人一路南逃。交趾地廣人稀,大部分地區還處於蠻荒時代,當時士族子弟願意投士燮家族的,可以找士燮混吃混喝,其他一些普通的百姓,或是不願意找士燮的,就往山裡一躲,開辟一塊耕地,種點糧食,自給自足,同樣也可以活下去,躲避兵災。

人口,有人才能有實力。

士燮當時號稱說自己有八萬人,也有一說是十萬兵,精兵三萬雲雲。

當然這些都是士燮一族在吹牛。

根據劉備自己的統計,士燮手下將那些老弱病殘排除在外,頂多就是一萬到兩萬的常備兵卒,這些兵卒在交趾一帶或許能夠稱王稱霸,但是一旦散開到了九真日南地區,就明顯不夠看了,更不用說參與中原之戰,因此交趾士燮一直都是企圖偏安,直至劉備前來。

人口不足,就沒有足夠糧草,糧草不夠,就沒有辦法養活更多的兵卒。所以歸根結底,想要發展,就是人口問題。

劉備如今除了利用好的條件吸引山裡的蠻夷、難民出山定居,增加戶口之外,他隻能用技術的優勢來彌補人口不足的問題。可是技術的力量也是有限的,特彆是人口這種事情,就算是劉備有再多的技術也就隻能是累的被掏空了而已,該十月懷胎的還是要十月懷胎,十幾年的成長過程能用什麼技術來替代?

劉備原本帶來了一些基礎官吏,現在基本上都散開成為了一地主官,除了處理政務之外,這些人還要兼任學堂山長,技術顧問,地方法官等等諸多的職位,在占領的初期還算是湊合,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這些人也不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的人儘心儘責,然後累得半死……

有的人見到了其他人半死了,便是害怕了,亦或是疲倦了,也就自然鬆懈了下來。

這不是形容詞,是真的『半死』。

水土不服再加上持續長時間的疲憊,一旦生病,『半死』已經算是老天爺開眼了。

所幸,劉備依舊還是善良的,或者說,他至少保存了一些善良的品質,不像是後世資本主義國家裡麵的那些資本家,自然也就沒有鼓吹什麼996是福報雲雲……

即便是劉備心中隱隱約約的有些焦慮。歲月不饒人啊,他可以等一年,兩年,三年,但若是要等下一代出來,劉備或許就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光彩,成為了走不動路的蹣跚老者了。

於是,劉備就來到了日南,因為日南這邊,有一群非常特殊的漢人。

那些被流放的漢人。

在整個大漢四百年間,交趾的位置一般都比較尷尬。算是大漢,卻往往被摒棄在所謂『正統』大漢之外。若是將整個大漢比喻成為一個居家的院子,那麼中原就是門廳大堂,而交趾麼,連個偏房都算不上,頂多隻是院子角落的一個垃圾堆。

沒錯,這裡是大漢丟棄『垃圾』的地方。

從西漢開始,似乎這裡就成為了皇帝老兒處理一些『垃圾』的地方。西漢如此,東漢也是一樣,不僅是普通的家族被流放到了這裡,甚至連皇親國戚也沒有放過。就比如說是陰氏,沒錯,就是光武帝的那個陰氏,想當年光武帝還是個窮小子的時候……

最開始西漢皇帝會將這些人扔到了交趾一帶合浦地區,然後麼,這些地區開發得繁榮了一些,生活條件相對好了一點,皇帝就覺得不痛快了,表示讓這些政治犯到交趾合浦那不是享受了麼?於是就晃蕩了一下膀子,將『垃圾』再扔得遠一些。

到了東漢的時候,基本上發配的地方就是日南了。

簡單來說,就是在日南郡當中的一個縣,比景縣。日中於頭上,景在已下,故稱之為比景。

劉備一行就到了比景縣。

比景縣當中,當下最為出名的『政治犯』,就是被孝靈帝給扔出來的竇氏。

建寧元年,竇太後當政。其父竇武依賴太傅陳蕃主持朝政,而陳蕃大量啟用在第一次黨錮之禍時受處罰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後即達成一致意見,密謀鏟除宦官,結果麼,消息泄露了。緊急聚集起來的眾宦官歃血為盟,隻是用了一個晚上就搞定了一切……

然後整個竇氏和陳氏的親屬就被流放到了比景。

劉備這一次除了會見占人大頭目之外,也是為了竇氏和陳氏的後人而來的。

就像是後世很多政治犯都會有一個小單間一樣,在比景的這些被流放的竇氏和陳氏的後人,不能說過得很好,但是也不算是太淒慘。畢竟竇武和陳蕃在當年也算是名人,作為和該千刀萬剮的宦官鬥爭的失敗者,也會得到一些明裡暗裡的其他人的照顧……

劉備下了馬,環視一圈。

或許是因為同樣是遭受了流放的命運,竇氏和陳氏的人抱團取暖,如今是居住同一個莊園之中。雖然說是在日南之地,但是這些竇氏陳氏之人居住的院落,還是有著明顯的漢代莊園的風格。

劉備看了看白牆青磚漢瓦,微微點頭示意,讓親衛上前叫門。

『大漢皇親,左將軍,領交州刺史,劉使君至此!』

大門之處門童清聲說我不記得……

呃,走錯片場了,重新來一遍。

門中出來了一名中年人,向劉備拱手以禮,『罪人之後,不便見於使君。還望使君海涵。』

比景縣的縣令有些尷尬,跳將出來,一邊給那中年人打眼色,一邊嗬斥道:『無禮!劉使君乃大漢皇親,領天子令刺禦交州,今屈尊前來,爾等豈能無禮拒之!』

其實是領驃騎令,但是這不是關鍵,劉備也沒有想要特彆解釋說明的意思。

竇氏陳氏被流放到了日南比景縣,肯定不會像是後世東北人跑三亞東南亞旅遊避冬那麼的心情舒暢,從建寧元年到現在,就連是竇太後的母親死了都不能遷棺回鄉,隻能是魂落此地,沒有怨氣才怪。但比景縣令的意思也很明確,那些事情是之前的事了,要埋怨也隻能是怨恨當時的宦官,和當前的劉備沒什麼關聯,更何況當下劉備還是交州大佬,縣官不如現管啊!

中年人沉默著,並不說話。他記得當年是怎樣一路而來,從錦衣玉食忽然一夜之間變成了階下囚,然後顛沛流離到了日南,然後又是怎樣的艱辛一磚一瓦的重新修建起當下的莊園。這其中的苦難艱辛,又怎麼可能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呢?

張飛瞪眼,眉毛一立就想要上前,卻被關羽攔住了,然後氣哼哼的將頭扭到了一旁。

劉備微微歎息了一聲,然後向身邊的護衛示意,護衛上前,解開了背在身上的一個袋子,然後取出了一封用竹筒封好的詔令,遞給了劉備。

劉備往前一步,平端著詔令,看著那個中年人,『請問足下如何稱呼?』

『……』中年人看著帶著溫和笑容的劉備,沉默了一會兒,低頭拱手回答道,『在下竇氏子,名字卑賤,不值使君下問。』

這是在表示自己的名字不值得說,但是竇氏這個姓氏卻不容任何人蔑視的意思麼?劉備點了點頭,笑容依舊不變,『也罷,既然有些不便,某也不強求……隻是這赦免竇氏陳氏之罪詔令,卻不知……』

中年人猛的抬頭,失聲叫道,『什麼?!』

劉備依舊溫和笑著,將詔令往中年人麵前送了一點,『朝堂詔令,赦免……』

劉備還沒有說完,那中年人便是往前撲了一步,似乎是想要接過詔令,旋即意識到了不妥,便是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以頭叩地,話音之中已經是帶出了嗚咽之聲,『草民……竇氏……嗚嗚……接詔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