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和楊阜,跟在斐潛身側,隨著大軍緩緩前行。
這兩個人之前在平雪區之亂的時候搭檔過,現在重新聚到了一起。楊阜從西平而來,就是為了和斐潛、張遼商議定策。
現在商議完了,斐潛準備回軍。
雖然張遼這幾天一直都在跟著斐潛,得了不少指點,但是真到了分彆的時候,依舊不免心中有些不安。
斐潛看了張遼一眼,然後驅馬上了一旁的土台之上,對跟上來的張遼楊阜說道:『文遠、義山,不必遠送了……就到這裡罷,若還有什麼未儘之事……可急信上報於某……』
張遼對斐潛說道:『主公,現有一事……這當下西涼投軍之人……敦煌太守趙元嗣問了幾次了,詢問這些投軍之人要如何處置……』
斐潛失笑道:『投軍?嗬嗬……這張氏不死,便是無人投軍,張氏一亡,便是報效者眾。』
楊阜說道:『聞敦煌太守趙元嗣與張氏子芝甚密……不過,與大戶交好,也是地方尋常事……』
斐潛點了點頭。
這很正常。
不正常當中的很正常。
即便是到了後世米帝,好多地方議員什麼的,不也是要當地大企業大財閥的臉色,叫議員攆狗就不敢抓雞。
敦煌太守趙襲也是名士,關中人。早年他在關中的時候,就有聲名,喜好書法,所以或許也這是趙襲之所以能在敦煌待得住的原因之一。
至於其他的原因麼……
敦煌從延熹年間,就漸漸地脫離了大漢的統治,即便是中央朝堂派遣了太守,也往往或是在任上乾不了多久,或是乾脆就死在了半道上。當年大將軍何進還活著的時候,曾經舉薦趙岐去擔任敦煌太守,結果趙岐半路上就被反叛軍抓獲,費儘口舌才得以幸免,然後便是直接逃了回來。據趙岐聲稱,他在陳倉之時又遇到亂兵,隻能裸身自救,躲在草叢中十二天不進食……
裸身自救十二天不進食什麼的,當然就是趙岐給自己臉皮上貼納米發光材料了,聽聽也就是了,就跟臥冰求鯉一樣,是屬於傻子篩選器,但是河西之亂象可見一斑。
趙襲之職和之前的酒泉太守徐揖一樣,都是在斐潛還沒有獲得西京尚書台的權柄之前,或是之初的時候,曹操假借天子之名分封的。
當時曹操還封過一些其他的人……
這種摻沙子的行為,是擺在台麵上的陽謀。
斐潛當時也在向山東傾倒沙子,當然也不能拒絕曹操扔過來的幾把沙子。而且拒絕曹操提升關中或是山東的一般士族,也會讓這些士族對於斐潛的新興整體產生厭惡,不利於斐潛推動新政策,以及開辟青龍寺吸引人才。
徐揖,趙襲等就是當時受到了曹操封賞成為了河西之地官吏的一批人。
徐揖是山東之人,趙襲則是關中人。
但是不管是哪裡人,都一樣麵對著地頭蛇的問題。
斐潛當時沒有時間抽出手來收拾西涼,所以乾脆就置之不理,讓這些人和西涼大戶爭鬥,能贏了當然好,輸了也問題不大……
徐揖和趙襲,顯然並沒有能在爭鬥之中占據上風。
雖然說沒有中央的支持,地方官吏確實難以和地方大戶大姓抗衡,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劉表劉焉,但是也並不是說一點都沒有辦法,一旦沒有了銳氣,很容易就陷於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裡麵,徐揖如此,趙襲也不例外。
『仍按之前投軍報效之人,分批送往隴西陰山,篩選良莠之後方可入軍。為賊固非所願,然失其規者,多欲行捷徑,不除賊心難成軍……』斐潛緩緩的說道,『文遠言此事,非軍事不知如何,乃問人事罷?』
『主公明鑒。』張遼拱手說道,『這敦煌太守……是留是免,還望主公示下……』
徐揖一死,雖然明確了是謀逆,但是並不代表著所有人都相信這種說法。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在現場親眼所見。
除了酒泉一地的官吏多有牽扯而被抓捕緝拿問罪之外,敦煌張掖兩郡官吏也是慌亂不堪,不知所措。趙襲此舉,一方麵是為了向驃騎示好表忠心,另外一方麵也有試探驃騎會不會留下他們的意思……
張遼特意提及這個問題,也是想要明確一下。如果斐潛對於這些沙子的態度是要徹底清掃,張遼和楊阜當然就需要找機會動手。
斐潛擺了擺手,『暫留之。除謀逆之外,可用之,則用,不可用之,則免。非你我一言而定,需依律而評,以績定職也。』
『主公之意是……』張遼確定一下的說道,『待任期上計,評而定之?』
斐潛點了點頭說道:『如今各處都需人手,文吏任用須有章程,不可擢拔特進過甚,固而往日一令而至,須臾為太守者,當絕矣。未有縣鄉之政,焉可為郡守乎?便如未知軍伍事,便可為將乎?此乃誤國之舉。』
斐潛任用了大量的底層官吏,包括農學士和工學士的轉職地方縣鄉官吏,但是這些人需要一個任期述職,評選提拔的過程,不能像是大漢之前那樣,隨便以個人的名聲,幾個人的推薦就進行任命,尤其是在任命地方一二把手這樣重要的職位上,更是需要慎重。
對於當下來說,斐潛仍然需要大量的官僚,來管理自家治下越來越龐大的地盤,也需要更多的官吏深入原本大漢沒有涉足的區域,所以對於當下來說一個是要穩,一個是不能急。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均衡,就是階級利益和地區發展的均衡。
斐潛現在可以一言而決,這確實是看似威風,但是實際上問題很大。斐潛能夠一言而決的原因,是他對於三國人才的熟悉程度,這離不開羅老先生的幫助,也離不開後世遊戲影視劇的添磚加瓦,但是其他人呢?
其他人會在僅僅見一兩次麵之後,就能知道誰更強,誰智力更高?
人事的變化,是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的。
西周末年,周王無力駕馭對諸侯國的有序統治。伴隨著鐵犁牛耕等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經濟製度也隨之轉型,變革時代即將來臨。諸侯國弱肉強食,通過戰爭以掠奪土地人口和滅國,各國為了自利自存和家族利益,紛紛開展變法,被迫打破一家一族之世卿世祿製,麵向全國各個階層不拘一格選拔和任用人才。
戰國一統於秦,秦亡漢興,漢承秦製。由於劉邦本人出身寒微,既沒有舊血親貴族支持,也沒有得到傳統士大夫知識階層推崇,基於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考慮,就需要對社會各階層進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因此在人事選拔上做出了沿襲軍功爵製和發展察舉征辟並行的決策。
如今斐潛要從沿襲軍功爵製和發展察舉征辟製全麵的轉型到科舉製度,這在曆史上走了數百年的路,即便是斐潛知道捷徑,懂得抄近路,不走回頭路,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從本質上講,科舉製是以客觀測評方法代替主觀判斷選人,確保了信息規則、報酬規則設計的合理性,是客觀選人方式對主觀選人方式的勝利。
科舉製度之所以能在後世封建王朝持續使用,是因為科舉製能夠根據國家需要設立考試科目,不論門第出身,麵向行動舞台上的社會各階層選拔人才,打通了寒族百姓晉升仕途的路徑,打破了門閥士族壟斷官場的局麵,從而給予和保護了平民階層為官為政的利益。
同時,科舉製也滿足了皇權收攏和籠絡社會各階層精英為我所用要求,鞏固了皇朝的統治基礎,維護了皇帝的根本利益。
此外,除科舉取士以外,曆代王朝也非常重視『蔭補』製度,即憑借父祖的資格不經考試直接做官,以維護貴族勳臣集團的利益,獲取貴族勳臣對皇帝的支持。
在平民官僚皇權三角關係上,科舉製度都做到了一定的利益共享,隻不過在斐潛當下的環境當中,這個製度依舊還是一顆幼苗……
人事的變革,不僅是在武將方麵,也是要體現在文官方麵。
從此時此刻開始,西涼是要以事定人,而不是以人定事。
『以酒泉,武威為重,以敦煌,張掖為佐;以礦產、商貿二事為先,農耕、畜牧為輔;』斐潛看著張遼和楊阜說道,『官吏不堪用者,可報有聞司,考功司核審,尚書台任免。尚書台未有回複之前,二位可令人假行其職,代其事務。謀逆,通敵等大罪者,不在此例。』
張遼和楊阜相互看了一眼,齊齊下馬而拜,拱手領命。
斐潛也下了馬,親手扶起了張遼和楊阜,然後拍了拍他們的臂膀,笑了笑,便是再次上馬,驅馬而向前。
許褚跟在斐潛身後,朝著張遼楊阜點了點頭,便是緊緊跟上。
張遼和楊阜站在土台之上,久久的望著斐潛的身影遠去,直至滾滾黃塵如龍,騰躍消失在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