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修士說,你們的習慣是吃飯時談重要的事情,不如我們先閒聊,晚些時候為你準備了宴會,到時候我們再談國事?”
所謂的修士自然是阿科斯塔,不過李旦搖頭拒絕了這個提議,他真的覺得西班牙人的宴會挺沒意思的,居然要自己走來走去,讓他感覺像把蒙古大汗的王帳搬到了宮殿裡。
“國王殿下,那並非我們的習慣,隻是義父日理萬機,平時忙事情沒空聽彆人說話,因此習慣於吃飯時談事。”
李旦坐在椅子上攤開手道:“我沒關係,現在就可以談正事,國王殿下應該知道為了來西班牙收取這塊租借地我們做了多少事。”
菲利普已經感覺到了,明帝國最早派出海外的人選可能和西班牙高度相同……或許他今生今世都無法見到大明帝國真正的精英。
這個精英說的不是戰鬥方麵的精英。
哪怕僅用眼去看也能看出李旦並非貴族出身。
“不用著急,年輕人。”菲利普笑著問道:“請告訴我,把土地租借給明國對我、對我的王國有什麼好處?”
似乎早就猜到李旦給出的答案很可能是‘沒有好處’,菲利普抬手道:“彆急著回答,條約上並未說明這塊租借地有多大,而塞維利亞很大,要知道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合適的海岸與港口,這就需要我們來商議,讓雙方都能得到好的結果……你們很擅長做這件事。”
菲利普指的擅長沒有任何諷刺的意思,直至阿爾瓦率軍回到葡萄牙之前國王都想不到他也會是明西二次戰爭的獲益者。
他和他的國家、敵人和帝國都在戰爭中得到了好處,那麼是誰從戰爭中吃虧了呢?一部分新貴族、一部分商人,反正他費老二是賺了。
現在他想賺更多。
“既然國王要問,那麼第一個好處,貴國不必與大明為敵;我們出海不是為了統治誰,儘管我們可以,但確實不想,隻是想交交朋友、賺賺錢。”
“第二個好處,收獲了大明這樣的盟友,儘管為了避免貴國擔驚受怕,義父僅決定在塞城駐紮一個千戶到五個千戶的旗軍,但我們能很好的保護國王。在我國悠久的曆史中有太多宮廷政變,而國王往往沒有可信任的軍隊,但殿下能絕對信任我們的軍隊。”
“第三個好處是王室收入,條約中明商送來的貨物有三成為大王專營,租借地的貨物進口越多,則大王的宮廷收入越高;除此之外還有關市稅務,在租借地交易的貨物稅額為三成,其中一成為租借地建設所用、一成為大明所得,另一成為大王所得。”
“第四點好處是大明能夠給大王的戰爭帶來支持,隻要王室付錢,每年漂洋過海的船隊都能為大王運來火槍、火炮、兵服、鎧甲、旗幟、帳篷、水壺……所有大王想象得到的用具,同等價格下,大王能買到世上最好的東西。”
“至於最後的第五點好處……殿下知道麼,其實我,大明帝國塞維利亞總督李旦,也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當我周圍沒有北洋旗軍時,大王可以稱我為安德裡亞·狄迪思。”
李旦說這話都不帶臉紅的,正襟危坐異常嚴肅地抱起拳來。
他並不覺得自己欺騙了虔誠的二哥,他確實覺得自己挺虔誠,每次出海都認真祭拜,從來沒落下誰過。
呃,之所以說沒落下誰,是因為他不但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還是虔誠的媽祖信徒、也是虔誠的漫天神佛信徒、更是無比虔誠的龍虎道君信徒。
真正的有信仰者,那就得雨露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