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蘭發現自己和淘米部的認知是存在差彆的。
在行軍開始前,他以為是他們呼蘭部的小夥子們娶了淘米部的姑娘,但行軍開始後才逐漸明白,是淘米部的姑娘們娶了他們這些小夥子。
儘管大家都有蒙古血統,但生活方式有著根本上的區彆,淘米和易洛魁聯盟的其他部落成員都是母權部落……隻有呼蘭是父權部落。
彆人的兒子都是沒有繼承權並終將成為‘外族人’,如果套用其他母權部落的世界觀,他所為之驕傲的‘呼蘭部’,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他的小夥子們彆管是漢人旗軍還是蒙古女真勇士,終將會在這片土地上娶妻生子,然後呼蘭部就消失啦。
比方說在此次呼蘭部出丁七百、淘米部出丁三百的行軍中,兩個部落隻有一名戰爭領袖,即呼蘭。
呼蘭是千戶,他做呼蘭部的戰爭酋帥很正常,但在淘米部眼中呼蘭是他們的女婿,做淘米部的酋帥才是正常之舉。
不過在呼蘭和部下討論過這個問題後發現,彆人都是母權部落對他們來說是個巨大的優勢,因為在嫁娶過程中男子會失去原本部落的繼承權,但卻擁有對方部落的繼承權。
而在男子質量上來看,他們這幫中華男兒有著原住民不可匹敵的優勢,漢人旗軍與蒙古騎手都經過嚴格的訓練、女真勇士們也自幼生長在山林中,體格比之原住民非但不落下風而且還更加強壯。
並且他們普遍更乾淨、在苦兀島的學習也讓他們掌握更多知識,善於使用並裝備大量火器、強弓、鎧甲、馬匹,讓他們擁有比之原住民高超的戰鬥力。
這些‘嫁’出去的勇士去繼承彆人的部落,看上去……十分可期呀。
如此看來,呼蘭欣喜地接受了呼蘭部即將消失的宿命,並製定出他離開金城後首次作為軍事長官提出的長遠規劃,即在接下來的行軍與戰鬥中,散發男兒魅力,儘可能嫁給更多部落。
總的來說,呼蘭是習慣跟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生活在一起的,除了名字。
在穿越漫長的草原與湖邊漫無邊際的茂盛叢林的行軍中,呼蘭對淘米部更加了解,也結識了更多受易洛魁聯盟召集的部落士兵。
原本人口部落的淘米部在得到呼蘭加盟後轉眼就成為擁有上千士兵動員能力的大部落,這為他們贏得了聲望。
原住民部落以土地為行政區劃,部落上麵是以力量為基礎的聯盟、下麵是血緣為紐帶的氏族,每個部落都有一個或多個氏族,各個氏族以動物命名,狼、熊、龜、海狸、鹿、蒼鷺、鷹等等,都是他們見過的動物,氏族的名字往往也是其中部眾的姓氏。
每個氏族都有那麼幾套名字,原住民能從一樣的名字中分辨出誰是誰,但呼蘭不行。
他的嶽父被叫做智狸,小舅子也叫這個,為了區分開來,呼蘭部統一將呼蘭的嶽父稱作‘智慧的大狸子’、小舅子叫‘智慧的小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