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2 / 2)

開海 奪鹿侯 4105 字 2024-03-24

其實這裡頭很多事也讓萬曆感到困惑,他也不明白為什麼在出現工業之初土地兼並的趨勢明明是照著更厲害的勢頭發展過去的,可突然之間好像一切都變了,大地主們又紛紛把土地吐了出來。

徐階並非個例,各地都有這樣的現象,隻是徐階所擁有的土地規模讓他成為其中最大的典型而已。

即使放出十萬畝良田,他依然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這不應該是工業的力量,在陳沐留給皇帝的書裡分明寫著工業沒有抑製土地兼並的能力,隻能給因兼並失去土地的貧苦百姓一條出路,讓他們即使沒有土地也不至於無衣無食。

甚至還有可能加劇大地主的出現,因為一到無法控製的災年,隻要地方官員開放關閘,貧苦百姓就會為一口路上吃的飯把僅有的田地賤賣上路。

這與過去截然不同,過去百姓彆無他法,會在賣掉田地後就地受大地主雇傭,以求一口活命的飯食,由自耕農成為雇農,因此哪怕鄉紳、豪強不去想其他手段來施行對土地的強取豪奪,隨災年的發生,他們手中土地也會逐步增長。

這是因為同樣一次災年,普通自耕農與大地主對抗災害的能力是不同的。

可現在地主們確實還能得到土地,卻難以得到人力來為他耕種土地了。

天下各地都有關於沿海諸省、南北軍器局傭金的傳說,有人說沿海紡織廠月銀二兩、有人說軍器局搬運工一天都有三分銀。

還有從山西的運礦隊,兩架載滿煤礦的四騾車兩名馬夫四個力夫,五十裡路一月走上兩趟,就能賺到三兩銀子。

誰還給你種地?

“沒人種地,朕的子民吃什麼?”

“有吃的啊。”潞王聽了半天,可算聽到個自己懂的:“那南洋京運,一年就有六百餘萬石,比夏稅還多。”

萬曆:“屁!那是稅,你讓百姓吃稅?何況就算海運的糧食再多,能填飽朕六千萬子民之口?”

實際上他對這個去年戶部統計出的在籍百姓六千零六十九萬兩千八百五十六人的百姓數目是持懷疑態度的。

近年來清丈田畝,清出兩億八千萬畝土地,足足多出先前土地總額的一半。

定在那裡不會動的土地都能藏匿,生著腿腳遍地亂跑的百姓呢?

“朕不缺錢,朝廷如今也不缺錢,再多隻是錦上添花,這已經不是朕的核心利益了,海外貿易順其自然地發展即可。”

萬曆說著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心,道:“朕得讓百姓吃飽,在鼓勵農業與鼓勵商業間掌握平衡。哪怕海運米糧足數,朕的天下,豈可就食於海外?”

“這世上,做買賣的當官兒的都不可怕,他們的財富與權柄朕想收就能收回來,他們不高興且由著來給朕添堵;唯獨種地的、做工的、拿刀的,他們才是朕的核心利益,朕決定了。”

“向沿海各省商賈征稅,海關稅加收二分、各地工廠加收一分,這三分稅每年應有十萬兩銀子,拿去給朕的工人修廁所、蓋藥局、定工廠宿舍規範——哪個工廠再敢因吃不好、住不乾淨鬨起疫病,先把商人抓了抄家賑災治病。”

小皇帝哼出一聲,驕傲地揚起來頭:“朕就不信了,靖海伯在書上說商人逐利壓榨工人的事會在朕的天下出現,誰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