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牆壁和門窗,大多數時候人就隻會從門進屋子,雖然裝了防盜門還是有被撬開的可能,但這畢竟安全得多。
正如長城的隘口,上千年來往來塞內塞外的商旅與一次次戰爭,踩踏出一條又一條通向關隘的道路,也讓本就難以通行的山嶺更加人跡罕至。
長城下偏向塞外一側的山嶺叢林甚至時常有猛虎出沒的蹤跡。
能留給軍隊通行的選擇並不多,同樣在靠近長城的道路上,部隊一旦被圍困,所能做出的選擇並不多。
“戚大帥將電報修道塞外去?”
張鯨聽了戚繼光的話,第一想法就是戚繼光把電報修到了長城外,否則邊軍如何能比敵軍還快呢?
遊牧馬隊的製勝法寶來去如風在薊鎮居然被車營攆上,這事放在過去誰能信?
卻沒想到戚繼光搖搖頭道:“戚某沒想過將電報修到口外,太容易被破壞,何況若為敵軍劫去反倒不美。”
“薊鎮用的是燈。”
“燈?”
戚繼光點頭道:“對,燈,花銷比電報便宜許多,也省人力,沿途每座墩堡皆具小燈數盞,線路都埋在地下。”
“可這燈……”張鯨有些遲疑,他覺得自己不該懷疑戚繼光,可心中卻是費解,隻好問道:“雖說北洋的玻璃燈罩自去歲便宜許多,但一盞燈僅足數日之用,何以滿足軍需?”
戚繼光隻是笑,抬起一根手指道:“莫說數日,就算一日,都足夠軍士取用一月,這燈不是用來照明,是示警。”
“內使可急著複命?倘陛下不急,不若在薊鎮多住幾日,明日戚某便將這套軍情緩急的命令編成書信呈送陛下禦前。”
戚繼光的軍情傳遞沒什麼特殊,也一點兒都不複雜,隻是用幾條電線把各個墩堡連起來,再在墩堡的石碾子上裝上個齒輪與地下的小發電機相連罷了。
石碾平日裡供墩軍磨麵,戰時發電,選擇連上與敵軍數量相應的電路後,下一座墩堡的燈便時亮時暗地閃爍示警,軍情便能在極短時的間裡傳遞到薊鎮大營,軍情命令再由大營電報發往各要隘守將。
經過這套一刻鐘完成口外墩堡、薊鎮大營、長城守將信息多次傳播的預警係統,即使是由尋常營兵組成的軍隊也能輕易對口外敵軍實施包抄合圍。
戚繼光想來,圖門汗就是在進攻青山口的過程中突然被來自背後的明軍車營合圍,托詞誤會退回草原後對這場遭遇代表的含義越想越不對、越想越後怕,最後才打定主意向大明天子上表投降。
張鯨麵露驚奇,先是點頭,隨後才道:“恐怕陛下讓奴婢問戚大帥第二個事已經不必問了,陛下問:兩年後,東洋大帥回還之際,可否取土蠻重設三衛?”
戚繼光托著手臂,手指輕拈胡須陷入沉思。
兩年?
他覺得半年就行。
隻要讓他在塞外多修幾十座墩堡,再蓋個大本營。
墩堡地下的線鋪到哪裡,明軍就在哪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