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鋪天蓋地的馬蹄聲跟在地平線遠方黑線之後,明軍先頭部隊已抵達老哈母林河畔。
老哈母林是明代才有的稱呼,過去從秦至元代被稱作烏候秦水、老河、土河,塗河或深河,在喜峰口、青山口北二百裡。
名稱的變化昭示著生活在這片河岸的人是誰,這個名字來自蒙古語老哈木倫的音譯,‘老哈’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
跨過這條河,意味著明軍離大寧城隻有一百二十裡。
大寧城,曾是明初塞王寧王的王城,也是大寧都司的中樞。其掌控下的這片土地為半乾旱氣候,宜農宜牧。
其西麵是七老圖山,東麵為努魯虎兒山,西遼河南源老哈河從西、南兩麵流過,北控遼河上遊,東控大淩河流域,西與宣府相連,南靠燕山長城。
不論漢人移民北上還是草原民族南下,這都是必經之地。
過去大寧城北方是兀良哈三衛的牧場,而現在……這裡屬於占領泰寧衛的喀爾喀部。
四月二十七日夜,戚繼光所部風塵仆仆的前軍重車營已趕至老哈母林南岸,即在山間林中砍木修橋,用了三日在河上趕工搭起四道可容兩架戰車並行的橋梁,隨後依托河岸大營駐守,等待後方運送糧草的車騎。
老哈母林是一條漫長的河流,南北縱貫數百裡,在大寧城南方轉向西麵,戚繼光的部隊此時就剛剛越過這條河。
理論上來說,他們沿著河流南岸一路走下去也可以抵達大寧城,那個兵家必正之地,但實際上做不到。
河流南岸的山脈阻隔了車營,也讓明軍不必擔憂來自側翼的襲擊。
出關口北行二百裡並非埋頭趕路,他們一路攻略,這片土地上生活的遊牧部落經過與女真、漢兒長久融合,形成半農半牧的獨特習俗,他們既有馬場用來放牧、也有村舍用來居住,更有田地用來耕種。
通常人們會認為越接近邊境的兩族百姓越善於戰鬥,但事實上在口外居住的部落和口內居住的衛軍一樣不善於也不樂於戰鬥。
因為每當他們種出些什麼、養出些什麼,明軍就掃蕩過來,與明軍為敵對他們長久生計並無好處,他們是生存在夾縫中的人。
因此不過幾場戰鬥,當那些生活在山地、平原與草原的諸多部落認識到明軍此次出塞的規模遠超過去數百騎後便紛紛投降,倒向明軍。
戚繼光本人與兩個營的部隊都還在後麵,薊鎮總理派出參將吳惟忠返回邊關一來為調撥軍械、順道稍熄怒火保持理智,二來,則是為向朝廷奏請調撥衛軍出關。
他不願將精銳兵力浪費在維持占領區治安這種事情上。
戚家軍在塞外一路狂飆的先鋒軍將官名叫胡大受,自義烏追隨戚繼光至今已近二十年,從礦工到遵化左營遊擊,目不識丁,卻能背誦《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全篇,是半輩子與刀兵相處、摸爬滾打的粗人。
不過現在他是參將了,率一營車騎駐防老哈母林南岸,待到五月二日清晨,灑出去的斥候便從橋上奔回,報來大股敵軍出現在北岸四十裡外的消息。
讓他皺了眉頭。
皺眉的原因是他們駐營的位置對防守有利,兩翼皆有山林,回首是來時路、前望是一條河,蒙古兵要想打過來,就得從他們架起的橋上過,這本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