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實話即使是親自冊封天時為西少林方丈的萬曆,也沒想到天時和尚會用戰爭的方式向西傳教。
皇帝覺得應該更,更溫和有禮些。
不過這在皇帝眼中顯然也並非那麼重要,事實上這在萬曆看來也是好事,但諷刺的是這個好事與莫臥兒,包括莫臥兒或印度次大陸在內的土地、百姓都無關,反倒跟大明的本土寺廟以及緬甸、朝鮮、日本有關。
為這件事,萬曆與張居正連著聊了三日。
第一件事就是給天下寺廟和天時和尚定規矩,首先是寺廟不得擅組僧兵,各廟宇武僧數量進一步限製並加以管理。
目的就兩個,一要精、二要簡。
規定數量自然就要加以登記、區分,在僧籍中單分出武僧類彆,並定下等級,由各寺方丈加以比武考校,如同科舉。
一切登記在冊的武僧為丁等,各寺廟每三年由比武選出一定數量的丙等武僧,各省三司每六年組織丙等武僧考校出乙等,每九年各省乙等武僧彙聚京師考校出甲等武僧,各級享有不同的寺中權力,甲乙兩等武僧由朝廷發給七品、八品武官服,給予俸祿,職責為入都指揮僉事麾下從官,編銃刺、槍矛、拳腳書籍,並擔任武術教頭。
而對天時的約束,則為一切調集僧兵的請求必須先發至朝廷,隻有在朝廷準許、兵部方可發派各地寶刹。
朝廷一樣還是不管輜重、俸祿,但可提供其他適當援助,比方說這一次皇帝給天時的賞賜:火藥五千斤。
閩廣合興盛商賈想要趁此時機在火藥上大撈一筆的願望落空了,內閣專門就火藥一事上議定,不論商賈、僧兵、義軍還是歸附諸部或宗藩屬國,隻有四洋大臣在戰爭時期有酌情買賣與賞賜的權力。
而對於此次應募的僧人,不論皇帝還是張居正,都未想到關於賞格的萬全之策。
賞格很重要,沒有賞就無法罰,但紫禁城的一大一小、一師一徒就此事多次辯論。
對皇帝來說,最重要的是把日本的武士與僧兵送到西南戰場上,讓他們去實現個人價值……陳八智給朝廷寫信寫的比他爹勤,前些時候萬曆就有把陳九經調到遼東的想法,因此去信問了陳八智的想法。
陳八智自是欣然接受,但他同樣將自己觀察出日本的問題送還給朝廷,希望朝廷能在他離任後想辦法解決,結果朝廷發現這些問題解決不了,最後決定還讓他在日本呆著輔佐足利王安定國家。
沒彆的問題,就是無所事事的武士太多了,這些人未必是貴族,也有些是在戰爭中成長的一代,奮死拚搏讓自己脫離平民階級……他們不事生產,除了刀劍幾乎啥也不會。
陳八智的解決辦法非常簡單粗暴,他把各地武士整編出六支軍隊,跟著麾下三個衛當副軍,但這支部隊隻有他在這兒才能掌控。
因為定的薪水普遍偏低,隻有他和王如龍能震懾這幫人,讓他們能老老實實的,換了彆人來弄不好沒幾天足利義昭就讓他們弄死了。
還彆說,這些人對把他們揍得賊慘的陳八智那幾乎是發自內心的尊敬,是不分階級的尊敬,從貧民農夫、到武家公家,都極為尊敬,而且還不是那種先給你磕一個趁你放鬆下一刻抬頭拔刀斬你的假尊敬,是真的很尊敬。
老八自己都懷疑這幫人究竟什麼毛病。
就好像……被揍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