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報李的皇帝立刻準了乞慶哈的要求,叫他入京師接受冊封。
自皇帝要因東南之事下罪己詔的消息傳出來,朝堂上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清華園,儘管沒多少人能理解皇帝召集百姓入清華園究竟所為何事,但風向已經變了。
南洋軍府定南洋、西洋軍府定西洋、東洋軍府定東洋、北洋軍此時此刻遠征大漠驅逐汗庭,自萬曆登基,捷報如隆冬的雪花飛舞,蒸汽機的轟鳴使天下產出過去十倍百倍的軍用器械與民用物資,助長的是天下人的威風。
朝臣們看到的不僅是皇帝如今用巨額內幣改革天下社學、主持修建前所未有的鐵路運輸、用萬歲軍聯合戚繼光的軍勢麵北而戰,他們同樣回憶起皇帝為拿到兵權耍的小聰明與小伎倆,動四十萬兩巨資買空東華門市場奇珍、在紫禁城騎著火德星君鏟雪打拳、偷偷摸摸挖出紫禁城完成的電報網絡。
人們很難理解皇帝對一些事的做法,但從結果看來事情是有益的,朝廷由上至下,都願意多給皇帝一點時間,再去評價他行事損益……當然,這裡麵有個人功不可沒,那便是錦衣衛胖得賽董卓的徐都督。
托他的福,廠衛們從北洋請來槍術大師、北洋旗軍銃刺教頭劉德長儘心傳授棍術,俗稱打廷杖,棍法有非常粗俗的名字,為一杖斷牛骨。
所以大家都很安靜,拒絕在皇帝的私事上聒噪。
這些日子,清華園的議事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關係到浙江的冗兵,在馬文英、楊廷用二參將詢問跟隨其北上的軍兵後,大多數老兵在確定出海後朝廷會給他們田地的前提下都願意出海,因此皇帝決定在羅木營精編簡練,留下九千精兵仍駐羅木營,軍餉不變;餘下三萬六千準其攜家眷渡海為朝廷開拓新地,傳信命三洋軍府準備接受這批百姓。
而丁仕卿、韓瑾與故巡撫吳善言,則被皇帝征召,草創了一個名叫‘君民申明會’的組織,組織的首領為萬曆皇帝,下屬皆為半公職性質,暫由丁仕卿、韓瑾、吳善言三人構成,使命為帶西廠衛士下東南,從浙江杭州府開始,挑選願為民請命的百姓吸納會中,成為地方與裡老相同的半公職人員基層機構。
成員挑選標準苛刻,要吸納各行各業的百姓,但不得為在任官員與富豪商賈,還需要像丁仕卿一樣甘願耗費青春為民請命,暫時可由三人同王安一起赴地方挑選,要有三人同意才能吸納入會,在形成基本構架後再以上察下舉的手段形成組織。
各縣、州、府的君民申明會有一間宅院作為辦公地點,必於後宅設立一電報房。
跟他們一起的西廠衛士則會在申明會派駐一小旗,他們對百姓沒有管轄權力,職責為確保申明會電報房能將電報傳送紫禁城,同時監察申明會,但無處置權力,隻能將其上告紫禁城。
他們三人第一項使命,就是拿著皇帝下發的申明令,回杭州城,把杭州城的積弊問題一一調查清楚、能與張佳胤協商解決的協商解決,不能協商解決的則原原本本地通過電報彙報紫禁城。
至於這個組織能不能解決問題、能不能真的讓百姓發出聲音上達天聽,萬曆其實並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有這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