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誌(1 / 2)

開海 奪鹿侯 4020 字 8個月前

.,

這一年除了威廉·莎士比亞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還有另一個三十四歲的青年跨越大半個世界來到倫敦。

他是大明傳統儒生,祖上四代均有文名,到他也是滿腹經綸,在萬曆四年曾是海內最有名望的舉人,麵對張居正的招攬不為所動,科考落第。

在張居正半退隱後,人們常傳出他的落第與首輔有關,隻是他覺得未必如此……在那幾年,張居正的威望已經超過需要親口說出什麼事才能做的份了。

隻要得罪了張居正,海內沒人敢讓他高中,能中也不中。

但會試總是要考的,讀書人,不考取個進士如何對得起自己?

萬曆五年落第,他周遊各地排解心中怨懟,還坐船去南洋的呂宋找了一趟自己在那邊當知縣的朋友,看了那邊的施政法條、人情風物,尤其對南洋派英雄誌很有興趣。

甚至在那住了幾個月,還編了一套戲曲。

到萬曆八年再考會試,又不中,一氣之下從北京坐著士兵都不樂意坐的青龍跟塞了一車廂的水泥袋子哐哧哐哧去了山東。

青龍從萬曆八年的試運營起就有載人業務,但通常除了部隊載不到人,票也不好賣,這年月老百姓沒那麼多出遠門的要求,出村十裡就算遠門了。

通常有需求的是官員,但如果不是必須,官員也不樂意坐能把人一天晃吐好幾趟的青龍。

做買賣的商人倒是有需求,但更多商人更樂意的是出錢請青龍給運貨,派子侄跟車看貨卸貨,自己座馬車趕路。

而這個青年坐青龍的原因無他,便宜——憑舉人身份買票半價,從北直隸通州到濟南府的隻要這趟車隻要二百錢,從濟南府坐船到南直隸再轉船回老家路費不到一兩銀子就解決了。

不過這次回家沒待太久,朝廷在鬆江開阜不過一年,就已有海商在鬆江府往來接應饑民災民與不能果腹的流民去東洋。

聽說東洋那個海港叫常勝,常勝,一個很有功勳氣息的名字。

這個二十一歲中舉如今蹉跎至快進中年仍不得誌的舉人公也不知是什麼時候興起了這樣的心思。

他想呀,東洋大帥在南洋曾指導人做出了那些英雄誌,南洋軍府的吏治也遠比國內清明的多,他何不過去看看?

這個心思在肚子裡一旦生出就像長了根兒,不論如何都下不去,終於在萬曆九年,一個大明的舉人踏上尋找東洋軍府的路。

前途必然的光明的,道路也必然是坎坷的。

他客居在鬆江府的朋友家,為了等船一住就是四個月,約了友人把李夢陽、李攀龍、王世貞的詩文拿來解剖,劃出他們詩文中模擬、剽竊漢史唐詩的字句,塗塗抹抹,一番貶斥。

這人嘛,一旦心寬了,什麼都不怕,他都要出海的人了,哪裡還會怕得罪人?

等四個月,就為等從常勝過來的船。

好不容易船來了,船頭卻叫劉汝國,開價十兩。

錢他早有準備,壞就壞在他真準備十兩銀子,結果被劉汝國好生不講道理地攆下來不說,還罵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