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抬起銃管,指著銃管下需插進銃床的結合部道:“銃管磨去了望山前的銘文,右側有夷人花紋,但下麵的銘文沒磨,你看看上麵寫的什麼。”
朱鈺接過銃管,銃管下的方鐵銘刻著三排文字,因年月久遠且有木屑不易分辨,隻能看出‘嘉靖四十某年,南某工部……匠某嚴……某驗……戚某光’的字樣。
時間、地點、匠造、監督、驗收,最後那個戚某光,朱鈺都不用想就抬頭看向戚繼光,他終於明白戚繼光為什麼說這銃是咱們的,或者說是他的。
銃管是戚繼光親自驗收的。
嘉靖時代的老物件了。
這就是戚繼光納悶的地方了,他督造的銃管,怎麼會跑到大明萬裡之外的地方來,尤其是……尤其是這麼個地方,元代那幾十年與明初不說,最近幾十年戚繼光絕對確定自己的部隊肯定是第一批到這的人。
誰組裝出的這批鳥銃,又是誰把這批四不像鳥銃賣到這兒來的?
而且賣到這兒來,為什麼搠杖會掉落這種明顯的劣質品,會有人買?
這種破爛鳥銃存在的本身,就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問題。
戚繼光沉吟著想呀:這玩意是西洋軍府殷正茂造的?還是南洋軍府陳朝爵賣的?不,最大的可能是靖海伯。
雖說這三人都像能乾出這種事的人。
至於商賈是完全不需要考慮的事,他們沒有能力大規模收集跨越十餘年間各式鳥銃淘汰零件的能力,更沒能力將之加以大規模改裝。
說實話朝廷對三洋軍府大臣的任命,絕對是人儘其才了。
戚繼光根本想不到天下能有比這仨人更加適合三洋軍府大臣的人選。
這件事全天下隻有他們三個人有能力做,除此之外葉夢熊都做不到,因為葉夢熊掌握原材料與生產基地卻沒有市場,隻有他們三個既掌握原材料、生產基地的同時還各自掌握一片市場。
最好笑的事也在這,他們三個……都是能乾得出這事的人。
陳沐、殷正茂、陳璘,都是會乾出拆解、翻新淘汰兵器、以次充好、販賣海外諸國賺取巨額利潤的人。
無非陳璘是先賣軍火、把錢賺到手裡再考慮揍你一頓把軍火也拿回來。
殷正茂是賣你軍火,盼著你跟彆人打生死大仗再把軍火賣給兩邊;
而陳沐是先揍你一頓,再強行把軍火賣給你。
普遍意義上來說,戚繼光對三洋軍府大臣的理解是這樣的。
殷正茂盼著客戶不得好死;陳璘盼著哪天能揍客戶;陳沐是一直正在揍這個客戶和去揍下一個客戶的路上。
而此時此刻,羅刹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再聯係到先前殷正茂讓戚繼美從奧斯曼發來消息,意味著西洋軍府還沒接觸到羅刹國,戚繼光自然認為把這批軍火賣到羅刹國的是陳沐。
這個正確認識極大影響了戚繼光對局勢的判斷,他認為羅刹國已經成為陳沐的客戶,那麼羅刹國已經被陳沐揍過了,並且很有可能正在西邊挨揍呢。
這讓他倍感欣慰,眉頭一掃疑惑,回過頭來眼神都是亮的:“繼續進軍吧,諸位!我等大約,要與東洋軍府會師莫斯科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