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蹭課(2 / 2)

開海 奪鹿侯 3866 字 2024-03-26

還不用想那些亂七八糟的避稅方法,朝廷根本不收稅,萬曆的小算盤打的鬼精,他壓根看不上那點兒路稅,蒸汽火車頭要想跑起來是要吃煤的,煤是誰的?

他的。

都是他的。

他不但不收稅,而且還要在賣煤時給朝廷交稅。

萬曆早就算明白了,收稅是省心,可哪兒有賺交了稅以後的那部分錢舒服啊。

百姓也高興,鐵路的出現進一步讓小農經濟的生產力水平提高。

過去一戶農家,一年到頭織不到十匹布,不是女主人和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織機織不出更多,而是織出更多的也沒用。

用,已經夠用了;賣,不知道賣給誰;去縣城,先背著布走四十裡過去,再走四十裡回來,若請了腳夫這布就算白織了。

尤其在這個紡織廠擠壓小織戶生產的時代,更讓人過不下去。

可有了鐵路就不一樣了,有些大家族連工廠都不用,就已經成了大工廠主,族裡女眷織布、幾個男丁聯係縣城甚至府城的收購商,每月下定規格,織出來集中到火車上一路運送過來,回來就能分錢。

織布如此、手工藝更如此。

由於人的競爭,它可能無法讓每個人通過這個改變命運,但它確實能讓每個人過上相對過去更好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哪怕是村裡的一家鐵匠鋪,一家手藝很好,原本有可能在某個半年一年沒有收入的時間就轉行去做佃農的鐵匠鋪,有了存活下來的希望。

讓遠在東洋的陳沐都感受到,這是個巨大變革的時代。

真正的變革不在於他製造蒸汽機,不在於他創造一些原本沒有的東西,那叫變化。

而在於去年過世的徐閣老,棺材被他家耕地的火德星君馱著進了墳地;在於大江南北的村莊忙著修鐵路,像過去十裡八鄉大善人捐修土路一樣。

在於財迷皇帝靠著先參賽再當裁判,收攏天下煤礦賺得盆滿缽滿;在於運河沿岸的縣學教諭能帶著學子認識蒸汽船,鐵路沿線的鄉學先生能帶童子認識蒸汽機。

在與一條條鐵路連接郊野,在於這天下每個人都因這些東西的存在,而使原本的人生際遇發生了些許改變。

這是變革,無比巨大的變革。

大到就連東洋軍府的陳沐,也借著東洋大臣的身份進入亞州宗室大學。

名為考察教諭教學能力,實則借公職以謀私利,賴在課堂的最後一排蹭課,已經考察倆禮拜了,門兒門兒課都不落下。

現在讓他聽得津津有味的這堂課,教諭是宗室靖康王長子、輔國將軍朱履燾,講的是漢代公羊學派大複仇理論下視外夷非人的社會輿論與西葡諸夷大擴張環境下的視土人非人的區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