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山上的百姓回到家鄉,那些留下來的人,活口寥寥無幾。
瓦德隻是一步一步走著,直至深入山區,他和妻兒都快要餓死了,才終於見到順天安民義軍的小頭目,並把他送到劉汝國麵前。
劉汝國從沒想過會有當地百姓來給他送糧。
義軍的糧草並不多,但也還沒到短缺的地步,他們在山脈東方的謝菲爾德有一條糧道,大明官軍會從那組織民夫向山內運糧,他們也在山地開墾種植,甚至還有餘糧養豬養雞。
他們隻是因先前連續不斷的戰鬥而感到疲憊,士兵需要一段時間休整而已。
瓦德也沒送來多少東西,六百來發彈藥、八百多斤糧食,還有些帳布之類的零碎物資,劉汝國的義軍都不缺。
但劉汝國很感激,有人支持的感覺很好。
其實他更想知道,瓦德為什麼會帶人來給自己送糧食……通常百姓對他們避之不及,就像在艾蘭王國那些英格蘭人統治的土地上,他在村莊立旗招兵都找不到,要花大價錢才會有人跟他走。
更彆說不花錢,人家把糧食送過來了。
瓦德說:“我們以為他們會問,以為他們會罵我們,然後把土地收回,他們沒有。”
劉汝國知道,瓦德口中的他們,指的是跟德雷克打回來的貴族們。
“他們根本沒有問,也沒有說,隻是有一天,領主的騎兵突然出現在田裡,用劍和長矛,驅趕看見的每一個人。”
“領主下了命令,讓騎兵把那些肮臟下賤占有土地的農民殺死。”
“肮臟下賤的農民,嗬!”
瓦德說起這些時臉上沒太多悲傷,隻是撇了撇嘴:“有些活下來,被領主招進軍隊,然後死在和明軍的戰鬥裡;還有些人跟著領主往北跑了。”
瓦德搖著頭,眼神空洞,仿佛在回憶著收到戰爭結束的消息,從山上逃回家鄉時看見的情景。
“田地和道路被血染成很深的顏色,屍體被長矛戳死掛在村莊門口,井裡和地下,有很多人殺。”
這些事讓劉汝國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心裡認為那些死去的人是自找的——收下大明賜予的土地,就該和大明站在一起;願意為領主效忠,就該與大明劃清界限。
沒人能種著大明給予的土地,卻跟在領主身邊。
他甚至想問一問,難道在這片土地上,可以進入彆的店鋪,往懷裡揣一堆東西卻不付錢,還想和店主有很好的關係嗎?
但他不能說,他不能因為這些英格蘭百姓貪了明軍的好處,還想再和貴族站在一起而嘲笑他們。
這一切隻能靠他們自己體會,儘管很多人會成為代價,但最終人們會明白。
劉汝國隻能說:“百姓得到土地,不是大明有求於百姓,而是大明趕走了貴族。”
“大人,請殺死那些貴族吧,一定要殺死他們。”
“我已經沒有更多東西了,但隻要能殺死貴族,就算是死,我也不願讓貴族再回來了。”
劉汝國深深地吸了口氣,他緩緩點著頭,過了很久才長長地把氣息喘出來,道:“貴族不會回來了,再也不會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