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2 / 2)

開海 奪鹿侯 4238 字 2024-03-26

這樣一來,幾乎沒有能直接殲滅敵軍的,自然也沒法打掃戰場,無法真正減少德雷克的戰鬥力。

歸附追隨的百姓,劉汝國過去沒辦法,也不能不收留他們,隻能蟻附著參加一場又一場戰鬥,如今建立了安民鎮,他便儘量沙汰老弱,擴編五營,結果軍械又不夠使了。

劉汝國的話,令押糧的旗軍也犯了難:“劉爺,你這事給齊千戶說也沒用,他做不了主,他的千戶部兵甲還沒湊齊呢。”

“何況軍械也沒法賣,您隻能給應將軍寫信,隻要您跟將軍請一衛編製,軍備軍械,多半是不用買,倫敦府能給批多少,就都給送來了。”

活動在英格蘭、愛爾蘭的北洋旗軍,哪怕身上沒有個一官半職,在這片土地上幾乎都是能‘上達天聽’的人物。

應明就像這裡的土皇帝,這些北洋旗軍每個人都是應明的老部下,最晚也是在應明做試千戶時追隨他,都是親信。

劉汝國的事,很難辦。

站在北洋旗軍的角度,他們是做的仁至義儘了,劉汝國沒要求過送糧食,他們送糧食也從來不用買的方式,就是來送糧。

各地不論是駐守謝菲爾德的齊千戶,還是駐紮彆處的千戶百戶,都佩服劉汝國,所以能幫上多少就幫上多少。

但軍法在那擺著,軍械不能給,托民間支援的百姓送個幾十顆彈藥,就已經是他們所做的極限了。

因為劉汝國不是正規軍。

其實不是正規軍沒什麼大不了,李禹西招募的牧野兵也不是正規軍,如今行走在英格蘭的上萬牧野兵全部都是雇傭軍。

來,李禹西給安家銀;在,李禹西出軍餉;死,李禹西給撫恤。

但是,李禹西憑的是牧野知縣楊兆龍準其募兵的公文,他憑著公文募了兵,同樣持東洋軍府委任令的應明一句話就把兵權拿到自己手裡。

如今李禹西除了給這些牧野兵付錢之外,這些兵跟他沒半點兒關係。

就這,一年近二十萬兩的軍餉,人家李禹西願意出,說句難聽話這在李禹西眼裡頭就是十艘煙船跑一趟的事。

用十艘煙船跑一趟,換每年近千船次在普利港入關停船補給不交稅,怎麼算他都賺。

雖然這些牧野煙英格蘭隻能消化一半,剩下的到法蘭西、到西班牙大明港還是要交稅,但那他也賺海了去。

何況英格蘭的煙草市場,對李禹西來說是一片可以深耕的土地,他這兒現在有抽煙習慣的人至多二十萬,不足十分之一。

為這,李禹西就是把賺的錢都投進來都願意,他的目標就是一句話。

你連煙都不抽,配當英格蘭人嗎?

但劉汝國不一樣,他手上沒有任何大明官方準他募兵的公文,他的部隊也沒有軍餉這一說,打仗幾乎是走到哪就把貴族、商賈搶一通,卷起百姓繼續走,直至如今才在安民鎮定下來。

何況最要緊的是不論他曾與艾蘭王朱曉恩聯手對敵、還是如今應明一個命令把他調到倫敦府北方拒敵,劉汝國都從未對官府說過,給我一個編製。

來到這的北洋旗軍,實在是不願以此刺激劉汝國——按照傳統觀念來說,劉汝國的人往好聽了說是義軍,往難聽了說就是一支流賊。

不是大明正規軍不要他,而是他從未表達過有加入大明正規軍的想法。

誰敢把炮賣給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