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王參將的意思,但打這座城很難,而且沒必要。”陳八智帶王如龍邊走邊說,對左右下令道:“把收集的兵器拿出來。”
隨著陳八智下令,在堆積如山的戰利外,一排兵器被挑揀出來,陳八智向王如龍介紹道:“他們使用最多的是這個,竹槍,槍長五尺至丈,槍尖都很長,一尺綁有幾根木枝,我想是意在不至深陷,易插易拔,當為臨時征召農兵所用。”
“農兵多軍士少,農兵穿戴甲胄與倭寇無二,五花八門,但大多都有腹甲。”陳八智怕王如龍不能理解,揮手在自己胸腹比劃著,指另外幾種槍道:“有鐵槍頭的也很多,他們槍刃長,既能刺也能挑,槍頭後還有一段無刃鐵杆,用木楔與槍杆榫卯,複雜實用。”
“還有幾匹馬,咱沒馬,那些馬我賜給傳令兵了,留著王參將估計看不上。”陳八智看著王如龍魁梧身材,估摸著他叉開腿就能翻身上馬,而且讓他這種年至五旬還嚷嚷著要穿重鎧持長刀的魁梧大漢騎倭馬……陳八智搖頭道:“對你對馬都太殘忍。”
其實登陸平戶後陳八智一直挺想回去的,要不是聽說尼子家有礦,他真覺得齊行長他爹腦子壞了。
就算讓齊正晏和鬆浦隆信換換位置,估計鬆浦隆信更高興,他覺得草野城裡最大的武士老爺在夥食上估計還不如王如龍前幾年在廣州府當獄霸的那段日子滋潤。
腦子是被驢踢了才想到這來當兵頭。
王如龍看著這些兵器,內心毫無觸動,朝草野城看了一眼,道:“打下來吧,這縣令挺不是東西,百姓連大米都吃不上,摻蘿卜吃,打下來找陳帥要個縣令,來時候我聽說朝廷要給南洋派些進士舉人,不差人治理。”
王如龍越說越上勁了,道:“到時九島設府,既有陳帥要軍港,也有各處縣官征收賦稅籌謀軍糧,一路向東征過去,就能取得銀山。”
來之前陳沐是專程寫了封信,告知其自己戰略意圖,用貿易與少量支援來控製大名取得銀山,還附送了一份非常不精細的關西地圖。
但王如龍顯然沒記住什麼貿易什麼支援,他就記住了結果,取得銀山。
取得銀山的過程也在其腦海極其簡化——打過去。
不得不說這挺合陳八智胃口,與鍋島直茂一戰讓他清楚敵我戰力上的差距,讓他也傾向於直接將戰線推至石見銀山,這比什麼智謀、貿易、合縱連橫看起來都容易多了。
但後遺症更大,關鍵是他爹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不行。
“再等等。”
不用他等了,等了三天,尤其看著明軍登島後兵馬四出,鬆浦隆信坐不住了,派出親信至營地接洽,帶來自己的禮物與感謝,前來問詢明軍登島的意思,在聽說陳八智需要一個港口,並準備報複龍造寺家扣押商賈之後,毫不猶豫地將五島劃給明軍,以換來接下來戰事中的攻守相助。
“五島比平戶還大,上麵有汪直過去修的大港,就有一個問題,島上有很多倭寇。”
但這是問題嗎?
陳八智傳信李旦,讓這位義兄帶施和去收攏島上倭寇,同時諸軍拔營登船,一旦談不攏就強行攻島,奪取土地。